↑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刘基,字伯温,青田人。基幼颖异,元至顺间,举进士,除高安丞,有廉直声。行省辟之,谢去。基博通经史,于书无不窥,尤精象纬之学。西蜀赵天泽论江左人物首称基,以为诸葛孔明俦也。

太祖闻基及宋濂等名,以币聘,基未应。总制孙炎再致书固邀之,基始出。既至,陈时务十八策。会陈友谅陷太平,谋东下,势张甚,诸将或议降,或议奔据钟山,基张目不言。太祖召入内,太祖曰:“先生计安出?”基曰:“贼骄矣,待其深入,伏兵邀取之,易耳。”太祖用其策,诱友谅至,大破之……其龙兴守将胡美遣子通款,请勿散其部曲。太祖有难色。基从后蹋胡床。太祖悟,许之。美降,江西诸郡皆下。其后太祖取士诚,北伐中原,遂成帝业,略如基谋。寻拜御史中丞兼太史令。

初,太祖以事责丞相李善长,基言:“善长勋旧,能调和诸将。”太祖曰:“是数欲害君,君乃为之地耶?吾行相君矣。”基顿首曰:“是如易柱,须得大木。若束小木为之,且立覆。”及善长罢,帝欲相杨宪。宪素善基,基力言不可。又问胡惟庸,曰:“譬之驾,惧其偾辕也。”帝曰:“吾之相,诚无逾先生。”基曰:“臣疾恶太甚,又不耐繁剧,为之且孤上恩。天下何患无才,惟明主悉心求之,目前诸人诚未见其可也。”后宪、惟庸皆败。

(节选自《明史·刘基传》)

1.下列句中“以”字用法跟“太祖以事责丞相李善”中“以”字用法一样的是(     )

A.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 B.不以物喜

C.属予作文以记之 D.以刀劈狼首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刘基不仅通晓经史,还精于象纬之学,人们把他与诸葛孔明相提并论。

B.刘基善于谋略,明太祖多用其策,龙兴守将胡美意欲投降后要求不解散旧部,用钱财买通关节,对此太祖十分生气,刘基暗地踢胡床提醒后,太祖终于答应。

C.当太祖询问继任宰相人选时,刘基提出了一些见解,评论胡惟庸时用一比喻,就像驾车时可能掀翻车辕一样,具有潜在的危害性,暗示不可用。

D.刘基与李善长有些构怨,但在太祖责罚李善长时,刘基为他说好话,用大木柱喻之,而把自己比喻为小木柱。

3.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①总制孙炎再致书固邀之:

②寻拜御史中丞兼太史令:

③太祖悟,许之:

④吾之相,诚无逾先生: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太祖曰:“是数欲害君,君乃为之地耶?吾行相君矣。”

②微斯人,吾谁与归?

九年级语文课外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