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王太生《买半斤齐白石的虾》一文,完成下列小题。

①齐白石的虾与菜市的虾,价格相差多去了。菜市的虾,几十元一斤;齐白石的虾,四五只,七八只,天价。

②齐白石的虾,在宣纸上游动;菜市的虾在竹匾里蹦跶。菜市的虾,是时令的虾;齐白石的虾,是艺术的虾。

③一淘箩青虾,搁砧板上,活蹦乱跳。雄虾长胡须,雌虾弯腰抱子。

④这样就想到齐白石的虾与菜市的虾,哪只更像虾?当然是齐白石的虾。

⑤齐白石的虾,栩栩如生,神韵充盈,虾体晶莹剔透,须、爪、大螯,刚柔并济、凝练传神。菜市的虾,是一种生活在水中的长身动物。一只虾,有38只触脚。

⑥齐白石的虾比菜市的虾更像虾,是说明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⑦河虾,起水鲜。清代《调鼎集》就记载“醉虾”做法。拿齐白石的虾做醉虾,嫌奢侈,糟蹋了那些活泼、灵敏、机警的虾。醉一盘虾,还是用菜市的虾适好。

⑧我尤喜白石老人的一幅《虾图》,画中十六只虾形态各异,栩栩如生,淡墨绘成的躯体,更显晶莹剔透之感。十六只虾,以画上这么大的块头,快有半斤吧?有谁出得起价,买这半斤腌醉虾?

⑨也喜《百虾图》,画了102只虾,拍出1.28亿,是大师画虾作品中卖得最贵的。作品也被称《群龙入海》,每只虾都画出了龙的气势,虽然是水墨,虾的身体结构,筋络毕现。

⑩白石老人画虾,63岁时,外形真实,但精神不足,虾的透明质感还没有表现出来,头、胸没有变化,眼睛也不活动,腹部也是五节,很少姿态。66岁,虾的神抓住了,头、胸部前端有了坚硬感,腹部节与节若连若断,中部拱起好像也能蠕动了。68岁,除去画虾眼用两墨点稍外横,腹部小腿由八只减到六只,长须更有弯曲变化外,最难得的是头、胸部分,淡墨加了一笔浓墨。不但加重了虾的重量,也表现了白虾的透明躯干。

⑪回到生活中。我感兴趣的是李时珍老先生提到的梅虾,在梅雨季节出产。有段时间,我住的地方靠近河边,梅雨天,撑一把伞,到河埠头上洗东西。河边柳树冲洗得干净,斑鸠在丛中啼叫,就看到清澈的水流里有这种小虾,它几近透明,在雨中的河水里,一伸一缩地凫游。这种虾很小,自然是担纲不起齐白石画笔下的重要角色。

⑫更多的时候,在我们的生活中,其实是精神享受着齐白石的艺术之虾,而口腹爱着菜市上的俗世之虾。

⑬齐白石的虾,有着艺术的高冷;菜市场的虾,洋溢着人间烟火。

⑭当然,现在的虾,养殖居多,虾味大打折扣。真正取法天然的,是活水河湖中的虾。

⑮有个朋友,享受生活的方式与众不同。夏天,在那天青色的早晨醒来,他骑着辆半旧的电动车,到城外三十里的渔码头,去买刚起水的虾。岂止是为了买虾,实在是一种逍遥与享受。他在寻找那些虾,那些比菜市还要活泼俊朗髯须峥峥的虾,还沾着湖荡深处的新鲜水气。

⑯所有的虾,都来自生活。总有一些虾,成为艺术;一些虾,沦为世俗。

(选自《读者》2019·20,有改动)

1.结合文章内容说一说“齐白石的虾”和“菜市的虾”各有什么特点。

2.按要求回答下列两小题。

(1)品味第②段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2)文中第⑪段划线句子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3.你从第⑩段白石老人画虾的不断变化中,受到了什么启发?请写出两点。

4.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和第⑮段划线句子,回答问题。

(链接材料)

有一次,从隔壁要了一只新生的猫来。花白的毛,很活泼,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常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三妹常常取了一条红带,或一根绳子,在它面前来回地拖摇着,它便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我坐在藤椅上看着他们,可以微笑着消耗过一二小时的光阴,那时太阳光暖暖地照着,心上感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

――郑振铎《猫》

本文中“朋友”骑车去码头买虾,材料中“我”坐在藤椅上看三妹和猫玩耍,你能体会到他们情感上的相似点么?两处划线句子在表达方式上又有什么不同呢?

情感上的相似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方式不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