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人生当有樱满开

潘向黎

①樱花原植于中国,唐朝时期引入日本,“樱满开”,这是日语的表达。但是用中文念出来、写下来,意思倒也十分相近。不像另一个樱花专属的词“花吹雪”,“吹雪”的含义并非这两个汉字表面上显示的轻柔细腻,而是“暴风雪”的意思。“花吹雪”是指樱花凋谢时的样子,看过的人知道,那是远比“花雨”“落英缤纷”更猛烈的阵仗,不用“暴风雪”确实不足以形容。而樱满开,就是樱花盛开,进入全盛的意思。

②樱满开,极美。远看像一抹抹粉白色的轻云,一层层蔷薇色的烟霞,若有意若无心,在山峦水湄悠然飘浮,含笑浅颦,欲飞又止。到得樱花林中,举头一看,娇柔如薄绢的花瓣像无数层细巧剪纸重叠着,密密地盖住了天,给“花天”二字作了绝好的注解。

③本来是舍不得移开视线的,可是看久了,被花光照得晕眩,只好闭上眼睛。那也躲不过樱满开的排山倒海之“势”,看不见了,仍有花气成丝成缕成片,沁入心脾,渐渐涨满了五脏六腑,让人有悬浮的感觉。那种花气,并不是香,只是一种异常清凉,薇薇湿润的。令人身心松弛的气息。

④樱花的美,与其说明媚、清丽、轻灵,不如说是美在完全不日常。因为这种美,没有用。它几乎没用任何世俗的实用的成分。樱花开时大多数没有叶子,开完也不结果,她的花瓣算是可以吃,但我吃过点缀樱花的菓子,喝过用腌制过的樱花冲调的咸咸的樱花汤,出乎意料的完全不美味,因此我也一向“知之为不知”地认定樱花不能吃。所以在我眼中,这一树树樱花毫无用处,只是“为艺术而艺术”,专门来凡间轰轰烈烈地美一次。

⑤绝美,无用,多么纯粹,多么任性。

⑥我想起当年在东京留学时,有一天看见一位日本老太太在赏樱花。她着和服、抹口红、拄拐站在那里,久久望着前方的樱花,时而举头看看头顶的花。这时候来了另外一位中年女士,这位是西式套裙外罩风衣,头发是细碎的卷发,也停住脚步举头看花。老太太像自言自语似的来了一句:“是樱花啊。”中年女士回答:“是啊。”两人静默了一会儿, 中年女士又说“真美啊。”老太太发发自肺腑地咏叹般地回答:“是——啊!”

⑦要过去很多年,我才会发自内心地接纳,认同这样简单、质朴、近乎笨拙的赞叹。对这种美,摄影家徒唤奈何,作家拙于置词,除了极少数诗人,所有人都只能近乎无语地赏之,叹之, 悲喜交集地再三温存。

⑧樱花花期短暂,有“樱花七日”之说,“惜春长恐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但如何挽留?无计可施。爱惜不尽 ,终不能留。只能珍惜,唯有珍惜。否则一切转眼成空。

⑨从樱满开到转眼成空,异常远即。一夜之间,枝头就都空了,春梦无痕,仿佛之前的一切根本没有发生过。我们像一个孩子,在满心欢喜的玩闹中弯下腰系了一下鞋带,直起身来,景色和光线就都变了,春天过去了,空虚突然从四面八荒掩杀过来。

⑩但是,也可以反过来说:正因为“事如春梦了无痕”,正因为“太勿勿”,更衬得此前的全盛满开之时,有着一期一会的深刻,有着限量版的珍贵,美得异常深刻,直击本心,惊心动魄。

⑪人生当有樱满开,期待着它,眼前的郁闷和暗淡就挺得过;若是有过了,追忆着那些瞬间,此后所有的苦楚和寂寞,也都抵得过。

⑫樱满开,你可曾有过?

(选摘自2017年4月《大家》,有删改)

(1)文章从不同角度介绍了樱花的特点,请结合文章内容填空。

角度

形态

气味

功用

花期

特点

(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第②段中画线句。

远看像一抹抹粉白色的轻云,一层层蔷薇色的烟霞,若有意若无心,在山峦水滔悠然飘浮,含笑浅颦,欲飞又止。

(3)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文章第①段介绍了樱花的两个专属名词,写出了樱花盛开时的美丽和凋谢时的猛烈。

B.樱花的美和“无用”形成对比,突出了“我”对樱花美而无用的婉惜之情。

C.文章第⑦段人们对樱花的美“徒唤奈何,拙于置词”,是因为樱花花期短暂,人们来不及赞叹就凋谢了。

D.因为看到“樱满开”的盛景,直击本心,惊心动魄,“我”多了一份人生感悟。

E.全文的语言富有诗意,让我们体会了“樱花”有绚烂,更让我们领悟到“美景短暂, 唯有珍惜”。

(4)文章第⑪段有何作用?请结合全文分析。

八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