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缺口的木桶

梁刚

①儿子高三了,马上面临高考,但数学成绩老是上不去。父亲急,想跟儿子沟通,但儿子非常抵触。怎么办?

②这天,父亲特意跑到古镇,找到一个能箍桶的老人,他要求老人给他定做一只短一截木板的缺口木桶。老人说:“那还是木桶吗?咋用呀?你这不砸我牌子吗?”父亲笑说:“我就是要让人家一眼看出,短一截木板,木桶就没法正常使用了。”老人疑惑地看了父亲几眼,似乎想得到确认,父亲狠狠地点了点头。两个小时后,一只缺口木桶交到了父亲手中。

③父亲拿着这只缺口木桶回家,把它放在了书房最显眼的地方。

④那天,儿子放学一进门就注意到了那个奇怪的木桶,但他只是不屑地撇了撇嘴。父亲想凑上去说些什么,不料儿子却先身夺人:“不用解说,道理我懂,你是想让我提升数学这块短板,让木桶的容量迅速增加,但我讨厌数学!讨厌!”儿子的表情充满了厌烦。

⑤父亲一时不知从何说起,只是怔怔地看着儿子,心里是说不出的味道。晚上,他在QQ上给儿子留言:“我帮你请了最好的数学老师。”

⑥儿子没理会父亲的留言。可是,过了一天儿子突然回复:“人生的选择就没有第二条路了吗?那只木桶除了装水,就不能装其他东西了吗?如果装固体物质,短一截木板不是照常使用!!!”

⑦儿子故意用了三个惊叹号,明显是要和父亲叫板。儿子激烈的反应反而让父亲冷静了下来,他想了想,回复道:“木桶只是想告诉你,提升自己的短板,能最大限度增加自己的容量。”

⑧“难道只有一个选择吗?”儿子反诘道。

⑨父亲停了一会,慢慢地输入了一行回复:“你也可以做出其他选择。”

⑩儿子回复得很快:“数学是我无法逾越的障碍,我想好了,我要学摄影,考艺术。”

父亲默默地盯着电脑屏幕,心里五味杂陈。他叹了口气,可又忍不住轻轻点头

⑫父亲觉得高三的那一年过得很慢,他看到儿子每天用功到很晚,而他也再没有提起提高数学成绩这回事。

⑬终于,儿子考上了大学,还是本科。父亲捧着录取通知看了好久,他知道按儿子原先的成绩,他最多只能考个专科学校。

⑭儿子开始自信起来,与父亲的交流也变得主动。他会在QQ留言:“你看我做个班长是否够格?”父亲顿时激动起来,想跟他电话联系,但还是忍住,他尽量回复得低调点:“可以!”儿子回了一个握手的表情。父亲笑了,轻轻嘀咕道:“嘚瑟。”

⑮年末,儿子给父亲留言:“老爸,我这学期的考绩点是4.5哦。”“不错。”父亲不敢表扬,但心里非常高兴。

⑯大三那年,儿子再次在QQ给父亲留言:“老爸,我创作了一个短剧,最近参加大学生专业比赛,要在电视上播呢,有兴趣就看看噢。”父亲兴奋得跳起来,隔着房门连声高叫:“孩子妈,你儿子出息啦!”老婆被他的叫声吓了一跳,手一滑,盘子砸了一地。

⑰父亲突然觉得放在儿子房间的那只木桶有些碍眼。那天,他悄悄把它拿了出来,恰好被回家的儿子撞上。儿子见了一顿,随即说:“爸,那木桶放着吧,我还有用。”父亲疑惑地看着儿子,问:“啥用?”儿子一笑,没回答。

⑱过了一段时间,父亲再到书房时,突然发觉那只木桶被换掉了。原先那只木桶矮胖,现在这只瘦长;原先那只由八块木板组成,现在这只只有七块木板。

⑲儿子从背后凑上来,揽着父亲的肩膀,故作神秘地说:“你觉得怎么样?这是原来的桶呢?还是买的桶?”父亲静静地注视着那只桶,若有所思……

(上文有删改)

1.第④节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

错字:_________;改字:_________。

2.请将小说的主要情节补充完整。

父亲想借缺口木桶和儿子说理→____________→儿子选择艺术并努力考上大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⑪段画线句描写了父亲复杂的心情。结合上下文,具体分析“叹了口气”和“忍不住轻轻点头”所表现出的矛盾心理。

4.一般文中人物的交流以对话为主,但上文的父子交流却以QQ留言为主。从第⑤至⑮节的内容,可以看出父亲教育儿子的方法和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全文,以下对于文中“木桶”所揭示的道理,分析最准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借“木桶”告诉我们:只有提升自己的短板,才能最大限度增加自己的容量。

B.文章借“木桶”告诉我们:只要忽略短板,虽然容量小一点但照样有自己的价值。

C.文章借“木桶”告诉我们:去掉短板,重新组合,发挥长板优势就能挖掘出潜力。

D.文章借“木桶”告诉我们:短板长板都不重要,只要坚持自己的选择就定会成功。

九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