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魏征,字玄成,魏州曲城人。少孤,落魄,弃赀产不营,有大志,通贯书术。

十年,为侍中。尚书省滞狱不决者,诏征平治。征处事以情,人人悦服。多病,辞职,帝曰:“公不见金①在矿何贵之有?冶锻而为器,人乃宝之。朕自比于金,以卿为良匠而加砺②焉。卿虽疾,未及衰,岂得便③尔?”

时上封事者众或不切事帝厌之。征曰:“古者立谤木,欲闻己过。封事④,谤木之遗也。陛下当任其所言,以彰得失。言而是,则为朝廷之益;非,亦无损于政。”帝悦,皆慰之。

帝宴群臣,曰:“贞观以前,从我定天下,玄龄功也;贞观之后,纳忠谏,正朕违⑤,征而已。”亲解佩刀,以赐二人。帝尝问群臣:“征与诸葛亮孰贤?”岑文本⑥曰:“亮才兼将相,非征可比。”帝曰:“征蹈履仁义,以弼朕躬,欲致之尧、舜,虽亮无以抗。”

(选自《新唐书》,有删改)

(注)①金:金属。②砺(lì):磨砺。③便:安适。④封事:指密封的奏章。⑤违:过失、错误。⑥岑文本:唐初贞观年间宰相之一。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词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

A.陛下当任其所言/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B.征与诸葛亮孰贤/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C.公不见金在矿何贵之有/马之千里者(《马说》)

D.以彰得失/卷石底以出(《小石潭记》)

2.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时上封事者众/或不切事/帝厌之

B.时上封事者/众或不切事/帝厌之

C.时/上封事者众或不切事/帝厌之

D.时上/封事者众/或不切事帝厌之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言而是,则为朝廷之益;非,亦无损于政。

(2)征蹈履仁义,以弼朕躬,欲致之尧、舜,虽亮无以抗。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魏征因多病辞职,皇帝以金属自比,要求魏征做“良匠”对他加以磨砺,不允其辞官。

B.魏征劝谏皇帝,想要知道自己的得失,就要广泛听取意见,让臣子们畅所欲言。

C.皇帝认为房玄龄助他平定天下,魏征纠正他的过失,他们都是国家功臣,于是解下佩刀赐给二人。

D.上至皇帝,下至群臣,都认为魏征践行仁义,尽心辅佐,才干超过诸葛亮。

九年级语文课外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