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关于“推迟上学”的主题阅读

(新闻摘要)

2月12日,浙江省教育厅出台《关于在小学施行早上推迟上学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全省范围内在小学施行早上推迟上学,以确保小学生每天有10小时充分的睡眠时间、充裕的早餐时间、从容的上学时间。该政策要求小学一二年级学生早上到校时间不得早于8:00,上课时间不得早于8:30。

据浙江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2月27日止向各设区市教育局初步统计汇总,目前,全省已有67个县(市、区)拟在2018年试点或推行小学推迟上学,其中有62个县(市、区)春季学期将陆续在部分小学先行试点。

(媒体声音)

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普遍性的睡眠不足引起社会担忧。权威数据显示,2005年—2016年间,近六成中小学生睡眠不足国家规定的9小时。未成年人睡眠不足,其危害性显而易见,严重影响中小学生的体质、智商和生长发育。下一代睡不好,意味着未来国民的国际竞争力大受影响。近年来我国青少年体测数据连年下滑,与日韩同龄人相比劣势明显,这与普遍性的睡不好有很大关系。

小学“推迟上学”,表面上看是让孩子们多睡会,其实是一项关键性的减负实措。小学教育固然追求孩子们多学知识,可比长知识更重要的是促进身体健康。“让孩子们多睡一会”呼吁了很多年,可学校到校时间不推后,就只能早起早到,政府层面强制性的小学“推迟上学”,一个很小的调整,很可能赢得一代小学生的“睡饱睡足”,可谓功德无量之举。

“推迟上学”释放出的减负理念,相比实措更值珍视。少年儿童的天性是玩,全社会有义务给少年儿童创造一个“吃好、睡好、玩好、适宜学习”的生态环境。如今社会竞争激烈,成人社会的竞争推及基础教育领域,“赢在起跑线上”的理念被不少家长视为圭臬,升学压力层层下压,小升初竞争激烈程度甚至不逊高考,孩子们的睡眠玩耍时间,让位给学习刷题,“减负”沦为看起来很美的理念,具体实施遇到各种阻力。政府层面的减负强制措施必不可少,但更关键的是“让孩子们拥有一个轻松快乐的童年”成为社会共识,形成合力呵护一个宽松愉悦有利孩子们健康成长的舒适环境。

小学“推迟上学”既要“看起来很美”,又要实施起来有保障。“推迟上学”,一是希望小学生们不要太早起床,二是确保他们每天睡眠不少于10个小时。孩子们不能因为推迟上学而“推迟上床睡觉”,这需要家长严加督促,千万不能把多出来的睡觉时间消耗在越来越有吸引力的手游上。而笔者最担心的还是,现在孩子们的兴趣班学业辅导班很多,不能把学校让出的休息时间给辅导班占领,如果孩子们晚上忙于各种作业直到深夜,“推迟上学”一样没达到减负目的。

希望“小学推迟上学”,能继续凝聚全社会“给中小学生减负”的共识。要建立“为小学生减负是民生”的理念,统筹各种资源力量让中小学生的生活学习慢下来,通过供给更多优质教育资源,遏制基础教育领域的恶性竞争,让全体中小学生共享国家发展进步的红利。

减负从“推迟上学”开始,浙江迈出了重要一步,我们也期待政府和社会统筹更多资源纾解“放学早、接送难”难题,拿出更多减负实策,家长们也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子女成长成才理念,为青少年健康快乐成长保驾护航。

(文/程振伟,新浪视点,2月25日)

(各方热议)

言妍(杭州市凤凰小学副校长):磨刀不误砍柴工。睡眠时间保证了,学生上课时的精气神也就出来了,效率就高了,这是一件事半功倍的事情。

胡昌升(小学语文老师):教育是一门慢的艺术,不能速成,而是要给学生喘气、发展的空间。

江河(浙江中国美术学院附属小学6年级学生家长):推迟半小时上学,是一场守护孩子睡眠时间的“及时雨”。这是小举措,却蕴藏着大智慧。

@萍子:推迟学生的上学时间,应该考虑家长的上班时间,大多数家长上班时间比学生上学时间早。我们这种双职工家庭就是愁死了。

@能成铁:增加不了睡眠时间,只会增加熊孩子游戏时间。

@白驹过隙:学生睡觉时间是作业时间决定的,解决睡眠不足的问题应该是少布置作业。

(整理自网络)

1.细读上述材料,探究浙江省在全省范围内施行推迟上学的原因。

2.下列对文本的解读,正确的一项是( )。

A. 近年来,我国六成中小学生睡眠不足国家规定的 9 小时,这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担忧。

B. 2 月 12 日,浙江省教育厅出台的《关于在小学施行早上推迟上学工作的指导意见》,缓解了小学“放学早、接送难”的矛盾。

C. 小学“推迟上学”是为了让孩子们的生活学习慢下来,是为了促进孩子们的身体健康,因为对小学教育来说,长身体比长知识更重要。

D. 媒体、学校、家长普遍担忧因为“推迟上学”而让出来的休息时间会被游戏、课外作业、各种兴趣班辅导班占领,从而达不到减负的目的。

3.“推迟上学”到底是缓解了孩子睡眠不足,还是让家长更为难?老师、家长、媒体众说纷纭。请你结合文本和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九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