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遇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故其称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下令如流水之源,令顺民心。”故论卑而易行。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贵轻重,慎权衡。桓公实怒少姬,南袭蔡,管仲因而伐楚,责包茅不入贡于周室。桓公实北征山戎,而管仲因而令燕修召公之政。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故曰:“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管仲富拟于公室,有三归、反坫,齐人不以为侈。管仲卒,齐国遵其政,常强于诸侯。

(选自《史记·管晏列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B. 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C. 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D. 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因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走,指逃跑,在古汉语中,行、走、趋、步。四个词,均与行走有关,但意义不尽相同。

B. 世禄是指官吏们世世代代享有国君所封土地及赋税收入。文中指鲍叔子孙享受齐国国君的赏赐。

C. 仓廪,指储藏各种物品的仓库。中医上也喻指脾胃受纳运化之功能,本文取前者的意义。

D. 卒,古代士大夫死曰。“卒”天子死曰“崩”,诸侯或有爵位的大臣死曰“薨”,士死曰“不禄”。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管仲认为鲍叔最了解他。管仲当初贫困的时候,曾经和鲍叔经商,分财利时自己常常多拿一些,但鲍叔不认为是他贪财,而是生活贫困所迫。

B. 管仲被鲍叔牙举荐,而让鲍叔牙居于自己之下,做自己的下属,这种行为遭到了天下人的批评指责。

C. 管仲出任齐相后,施行的一系列政策使齐国迅速强大起来,同时仙汴葷民生,以民为本,尊重百姓意见。

D. 管仲富贵得可以跟齐国的公室相比,拥有几处设置华丽的高台,齐国人却不认为他奢侈。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遇时也。

(2)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

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