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梦中花草

杨闻宇

早春萌动,晚秋迟萎,野生小蒜形似菜畦里的蒜苗,茎叶比蒜苗又细瘦许多,埋于土里的白色蒜头肥圆、瓷实,味道较蒜苗倍加辛辣、刺鼻。将鸡蛋轻轻磕破倒进碗里,和少许油盐,捏一根竹筷搅匀,小铁勺文火炒熟,特香;香气溢出小院,街巷里的人们吸溜不已。

只因细长瘦削,分布稀疏,与青草混杂在一起,根又扎得深,很难挖取,于是,乡下人又称之为“贼蒜”----可能取的是贼不易捉拿归案之意。炒熟端上饭桌,其香味远胜于刚刚冒起于树梢上的香椿嫩芽。

野生枸杞,茎有短刺,初夏着花,花瓣淡蓝,俗称“蓝秧刺”。早春开花之先,刺嫩芽青,采下嫩茎碧叶,开水焯过,凉拌成小菜,以佐刚出锅的金黄色玉米糊稀饭,香沁两颊,妙不可言。

蓝花谢去,始结卵形绿果;立秋时,串串果粒呈金红色,地垄与道路两旁,宛若悬挂着一串串珍珠玛瑙。在我国,宁夏中宁苦水河畔出产的枸杞驰誉天下。我去过中宁,此物茂盛得连片成林,性平,味甘,为补肾益精、养肝明目之上品。

秋天的红浆果自熟自落,无人理睬。野地里玩耍的孩子们则趁其熟软,摘于巴掌里当“子弹”,猛个儿捏出果球里的红酱对射。衣裤、脸颊、头发上,猩红点点,似血非血。日暮时回到村里,一进家门,母亲便瞠目惊呼:“天哪!身上抹的啥嘛!”

鬼针草生长在陈旧的坟包上。秋天,枝头伸出针状瘦果——顶端炸开寸许长的五六枚芒刺,与周围的庄稼杂草浑然一色。

玩耍的孩童们一旦走上前去采摘那晚开的艳艳的小花,神不知鬼不觉,这芒刺就密密麻麻地扎进了衫子、裤子的布眼里,随着这嬉嬉闹闹、活蹦乱跳的一伙,跳过水渠、垄畔,跑上土路,最后回到村里、院里。老奶奶看见了,得从小家伙身上扒下衫裤,坐在小凳上,花费一大晌工夫,一根一根地往下摘取。老婆婆手里的小针,捏弄起来实在费劲,于是,鬼针草又被称为“婆婆针”。倘若提住衣领“啪啪啪”狂抖,或者压进水盆里死命搓洗,是一根也弄不离的。

“婆婆针”能暗暗揪扯住天真无邪的童儿的衣襟流播四方,上身附体之际,又神秘得令人了无觉察,于是,人们又叫它“鬼刺”。鬼刺鬼得狠,略粗于针,毫无刺扎之痛,更无缝纫之功,它是不泯于九泉的灵魂依恋耕耘过的原野秀色、顾念家里儿孙后裔的细微的信号。

苜蓿紫花,绽放于暮春。连片成阵,花气扰攘,暖香扑人。其前身当为野草,它是连接土地与人最得力、最坚韧的一类野草。地下土长期封埋而不见阳光,一旦被人们奋力地翻出地表,光天化日之下,三五年内是缓不过性、养不好田禾的,这叫“生土”。生土地上唯有播种苜蓿,才会在当年有收获。苜蓿紫花如云,铡断这花叶茎秆饲喂骡马,骡马上膘,筋力强壮。秋季掘净了苜蓿换茬口种麦,不唯产量高,而且麦面筋韧。苜蓿长过一茬,仿佛为生土施进了特种肥料,生土也就神奇地衍变为“熟土”了。

在顽童眼里,艳丽蝴蝶群舞于紫色花海上最为好玩。蝴蝶是粉黛的化身,是美色里的精魂,淡紫色的花絮茸茸如地毯,童儿们扑着闹着捕蝶翻滚,对苜蓿却毫无损伤。

“雨露之所濡,甘苦齐结实。”一望无际的关中原野上,除了连垄的庄稼、井台旁荫翳的大树之外,在童儿眼里,就是这不入成人眼帘的闲花野草了。而今的城市讲究美化环境,提倡种花种草,不论是本国的还是进口的,呵护的程度远胜于田禾,不宜称之为闲花野草了。原野上的花草是大自然所固有的淋漓元气的再现。离乡五十载,记忆中的许多人与事飘散得无影无踪,然而故土上的那些闲花野草,依旧在我的梦中摇曳。

(有删节)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篇散文层次分明,脉络清楚:采用了“分一总”的结构形式,先重点刻画了贼蒜、蓝秧刺、鬼针草、苜蓿四种野生花草,最后一段收束全篇,卒章显志。

B. 文章以“梦中花草”为题,所写内容又不仅仅局限于“花草”,还有对“生土”“蝴蝶”“孩童”等的介绍或描写,内容可谓丰富,但形散神聚,中心突出明确。

C. 文章采用多种表达方式,既有形象的描写,又有生动的记叙,还有动人的抒情;语言上既有简清质朴的一面,又有诗意典雅的特征,让人读来满口生津,兴味盎然。

D. 现代都市美化环境极少用到“闲花野草”,即使在农村,相对于庄稼、大树,成年人对这些花草也是不屑一顾的,但它们在孩童眼中却无比重要和令人欢喜。

2.请赏析画波浪线的句子“它是不泯于九泉的灵魂依恋耕耘过的原野秀色、顾念家里儿孙后裔的细微的信号”。

3.文中描写的“梦中花草”有哪些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