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生命的舞鞋

偶尔,在路边的鞋店里,你会遇见一些特殊的顾客。他(她)是一位拄着双拐或摇着轮椅的不幸的人,空荡荡的裤管暗示他们已经失去了一条左脚或一条右腿……或许,一开始你并未多想什么,只是用同情和尊敬的目光轻轻地掠过那些受伤的躯体。可冷不丁,一个清冷的念头升了起来:在其一生中,会有多少永不曾穿过的鞋子啊!而那只永远多余的鞋子又将会在他们敏感脆弱的心灵中占据什么样的位置?

这个念头久久折磨并感动着你。虽思忖不出更多的理性含义,但总觉得有一种清洌的生命之美隐含在其中。我曾目睹一位豆蔻少女,由双亲陪着将一辆轮椅摇进了鞋店。全家人兴致勃勃地围着柜台指点个不停,请老板把一只只精美的盒子打开、浏览,再换一只,打开……约半小时光景,他们在这不足二十平米的店铺里已研究了不下十双鞋子。奇怪的是,那少女总嫌左鞋的质地不够完美而遗憾地摇头,在常人看来,这不免显得赘余,因为这命运已经注定她永无可能将这只实际的鞋子穿在脚上……但她和家人却挑剔得如此仔细、专注,笃诚的神情让人联想到收藏家。一团美丽的小小的谜,像睫毛上的雾,不是么?直到后来——

那天,我应邀去一位朋友的朋友家参加一个晚会。到了才发现,晚会的女主人——那位弹奏出曼妙琴声的典雅女子竟是位残疾人。她就那样怡静地坐在琴台后,披一袭水样的黑裙,不时回眸冲客人微笑着致意……我躲在最远的一处沙发上用心听着那曼妙的曲子,唯觉得她身上有一股月光般的清洁和摄人魂魄的力量……朋友告诉我,她曾是位小有名气的舞蹈演员,跳芭蕾的,在国内比赛中获过奖,四年前,她在旅游登山时遇上了滚石,失去了一条左腿。我愣住了,这灾难对一个靠足尖支撑生命的艺术女子而言,难道不比死亡更残酷吗?可她毕竟挺过来了,现在她活得很出色,除了每天教学生练琴,还坚持写作,刚出了本散文集,很值得一读。

我提出参观一下主人书房的要求。迎面墙上有一幅放大的黑白剧照,那是她在全国比赛中演出《天鹅湖》的情景……最后,我驻足在一排栗色的工艺橱前,透过浅蓝的挡板玻璃,我看到十几双洁白纤巧的专用舞鞋,灵秀极了,被主人拼列成几组优美的几何图,翩然欲飞的神态……旁边还附有“年、月”等字样的纸卡,显然这都是她当初训练或比赛用过的。令人惊奇的是,在下方橱格里,还躺着一只只从未穿过的左鞋……见我隐隐发怔,女主人微笑着解释:“我用不着,就留下了,算个纪念吧。”

啊,找到啦!我终于找到它们啦!这些神秘的永不曾穿用的鞋子,它们没有像所担心的那样莫名地失踪或被遗弃,而是一直被很好地珍藏着,像其主人那样真实有力地生活在这个世上。那萦绕于怀的疑窦倏然澄明了:那些鞋子的真正价值并非形式上的实用,而是出于精神的完整和美之对称的需要,对一个有追求、有尊严的生命来说,它们是永不可缺少和漠视的啊!正像这位可敬的女演员,虽然失去了一条极有价值的腿,但却赋予了人生更丰富的美和价值。

临别时,女主人送我一本她自己写的书。书的封面恰好是那幅感人的《天鹅湖》,空白处有一段醒目的作者手记——“人生真正的道路是一条简陋的绳索,倘若你能优雅地走在上面,或是不幸被它绊倒,你要微笑,你要感激生命给予你这么多……”

1.“一团美丽的小小的谜,像睫毛上的雾”,一直萦绕在作者的心怀,阅读文章,说说“小小的谜”指什么?

2.文章的结尾,在全文的结构上有何作用?

3.探究正值豆蔻年华的残疾少女和弹琴的残疾女主人能够挺过难关、笑对人生的原因。

七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