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中国的名山大川往往有着独特的历史魅力。阅读《文化苦旅》选段,结合你的《三国演义》阅读,回答下面的问题。

(一)寂寞天柱山(节选)

在华夏大地的崇山峻岭中间,天柱山究竟凭什么赢得了这么多文学大师的厚爱?

很可能是它曾经有过的宗教气氛。……

也可能是它所蕴含的某种历史魅力。早在公元前106年,汉武帝曾到天柱山祭祀,封此山为南岳,这次祭山是连伟大的历史学家司马迁也跟随来了的。后来,天柱山地区出过一些让一切中国人都难以忘怀的历史人物,例如赫赫大名的三国周瑜,以及“小乔初嫁了”的二乔姐妹。这般风流倜傥,又与历史的大线条连结得这般紧密,本是历代艺术家恒久的着眼点,无疑也会增加这座山的诱惑力。王安石初到此地做官时曾急切询问当地百姓知道不知道这里出过周瑜,百姓竟然都不知道,王安石深感寂寞。

(二)三峡(节选)

对稍有文化的中国人来说,知道三峡也大多以白帝城开头的。李白那首名诗,在小学课本里就能读到。

……多少年后,我真的坐船经过白帝城的时候,船上的广播员正在吟诵着《早发白帝城》,口气激动地介绍几句,又放出了《白帝托孤》的乐曲。猛地,山水、历史、童年的幻想、生命的潜藏,全都涌成一团,把人震傻。

《白帝托孤》是京剧,说的是战败的刘备退到白帝城郁闷而死,把儿子和政事全都托付给诸葛亮。抑扬有致的声腔飘浮在回旋的江面上,撞在湿漉漉的山岩间,悲忿而苍凉。纯银般的声音找不到了,一时也忘却了李白的轻捷与潇洒。

我想,白帝城本来就熔铸着两种声音、两番神貌:李白与刘备,诗情与战火,豪迈与沉郁,对自然美的朝觐与对山河主宰权的争逐。它高高地矗立在群山之上,它脚下,是为这两个主题日夜争辩着的滔滔江流。

1.选文(一)中提到“天柱山地区出过一些让一切中国人都难以忘怀的历史人物,例如赫赫大名的三国周瑜”,周瑜是三国时期东吴将领,他最辉煌的战绩是与诸葛亮合作,在     之战中使用火攻,大败曹军。

2.在《三国》四十四回中,作者用小说笔法,设计了一个“孔明用智激周瑜”的细节:周瑜本想“遣使纳降”,诸葛亮说不必麻烦,只需献出两个人给曹操,曹军自退,这两个人是     。这令周瑜勃然大怒,立意抗曹。

3.选文(二)中提到,“战败的刘备退到白帝城郁闷而死”,刘备是在______之战中战败,打败他的将领是______(人名)。刘备之所以坚持要打这场仗,是因为东吴趁着关羽北伐曹魏,后方空虚,夺取______(地名),擒杀关羽,令他气愤至极。这场战争导致刘蜀政权元气大伤,从此由盛而衰。

4.刘备托孤给诸葛亮后,诸葛亮殚精竭虑,一心想让蜀汉政权更加稳固,争取一统中原。他给后主刘禅上了著名的《出师表》,里面有一段这么写: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虑,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帅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其中“五月渡泸,深入不毛”指的是诸葛亮率军平定南蛮首领______(人名)的叛乱,七擒七纵,令其心服口服,发誓“南人不复反矣”;而南征归来,听闻曹丕已死,幼子曹睿即位,唯一的威胁是司马懿,便设计让曹睿夺了司马懿的兵权,自己上表刘禅,请求______。

5.杜甫在《蜀相》一诗中后两联高度概括了诸葛亮的一生:“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其中“三顾”指的是刘备______,问计于诸葛;“两朝”指的是诸葛亮先后辅佐刘备刘禅父子,开创基业,鞠躬尽瘁;“出师未捷身先死”指的是诸葛亮北伐未成,在______(地名)病逝,令人抱憾。

八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