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①朦胧中听见广播说,到了奉节。“江津号”停泊时,天已微明。起来看了一下,江面一片悄然,峰峦刚刚从黑夜中显露出一片灰蒙蒙的轮廓。启碇续行,我来到休息室里,只见前边两面悬崖绝壁,中间一条狭狭的江面,船已进入瞿塘峡了。瞿塘峡口为三峡最险处,杜甫《夔州歌》云:“白帝高为三峡镇,瞿塘险过百牢关。”(甲)古时歌谣说:“滟滪大如马,瞿塘不可下;滟滪大如猴,瞿塘不可游;滟滪大如龟,瞿塘不可回;滟滪大如象,瞿塘不可上。”这滟滪堆原是一堆对准峡口的黑色巨礁。(乙)万水奔腾一冲进峡口,便直奔巨礁而来,你可想象得到那真是雷霆万钧。(丙)船如离弦之箭,稍差分厘,便会撞得粉碎。现在,这巨礁早已炸掉。过了八公里的瞿塘峡,乌沉沉的云雾突然隐去,峡顶上一道蓝天,浮着几小片金色浮云,一注阳光像闪电样落在左边峭壁上。右面峰顶上一片白云像银片样发亮了,但阳光还没有降临。这时,远远前方,层峦叠嶂之上,迷蒙云雾之中,忽然出现一团红雾。你看,绛紫色的山峰衬托着这一团雾,真美极了,就像那深谷之中反射出红色宝石的闪光,令人仿佛进入了神话境界。这时,你朝江流上望去,也是色彩缤纷,让人眼花liáo乱  A  两面巨岩,倒影如墨  B  中间曲曲折折,却像有一条闪光的道路,上面荡着细碎的波光;近处山峦,则碧绿如翡翠。时间一分钟一分钟过去,前面那团红雾更红更亮了。船越驶越近,我渐渐看清有一高峰亭亭笔立于红雾之中,渐渐看清那红雾原来是千万道强烈的阳光。八点二十分,我们来到这一片明朗的金黄色朝晖之中。

②抬头望处,已到巫山。刚从远处看到的那个笔直的山峰,就站在巫峡口上,山如斧削,隽秀婀娜。人们告诉我这就是巫山十二峰的第一峰。它仿佛在招呼上游来的客人说:“你看,这就是巫山巫峡了。”(丁)“江津”号紧贴山脚,进入峡口。红通通的阳光恰在此时射进玻璃厅中,照在我脸上。峡中,强烈的阳光与乳白色云雾交织一处,数步之隔,这边是阳光,那边是云雾,真是神妙莫测。山峡越来越狭,前面两山对峙,看去连一扇大门那么宽也没有,而门外完全是白雾。

③八点五十分,满船人屏息敛声,都在翘首以盼。我也跑到甲板上来,看到万仞高峰之巅,有一细石耸立,如一人对江而望,那就是充满神奇色彩的传说的美女峰了……

(节选自刘白羽《长江三峡》,有删改)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加点注音的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悄(qiǎo)然  眼花缭乱  屏(bǐng)息敛声  翘(qiáo)首以盼

B.悄(qiǎo)然  眼花瞭乱  屏(bǐng)息敛声  翘(qiào)首以盼

C.悄(qiāo)然  眼花缭乱  屏(píng)息敛声  翘(qiào)首以盼

D.悄(qiāo)然  眼花瞭乱  屏(píng)息敛声  翘(qiáo)首以盼

(2)第①段A、B处的标点添加正确的选项是(   )

A.:  。     B.——  ;

C.——  。   D.:  ;

(3)对划线句的写法及作用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甲句引用古时歌谣是为了突出瞿塘峡的险要。

B.乙句用动词“冲”、“奔”写出了江水迅猛,用“雷霆万钧”写出了江水撞击巨礁时威力极大,不可阻挡的特点。

C.丙句把船比作离弦之箭,直接写出了水速迅疾;“稍差分厘,便会撞得粉碎”用夸张突出了瞿塘峡之险。

D.丁句中的“紧贴”一词,虽有夸张,却让巫峡峡口的狭窄,如在读者眼前。

八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