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红烛

丛维熙

①1948年,我读初二。开学之后,一位新老师走进了我们的国文课堂。就是这位老师,激活了我的文学潜能,使我义无反顾地走上了从文之路。

②这位老师名叫田秀峰,上作文课的时候,他从来不出题目,而是让我们自由命题。他的理论依据是:同学们来自不同的生活领域,个性相异,若都在一个命题下行文,难以发现人才。全班的同学对这位老师充满了好奇。我内心则对这位老师十分欣赏.

③为了摸清他的底细,一天下课之后,我敲开老师宿舍的门,借口来补交作文课上没能完成的作文。我在他的书架上发现了一本题为《一串念珠》的书,书皮上印有田秀峰的名字。这是我第一次遇到出版个人著作的国文老师。尽管那本书开本很小,书页也不太厚,但还是激起我对这位老师的崇敬。

④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更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在下一次作文课上,他兴冲冲地当着全班同学朗读我那篇补交上去的作文。那篇作文题为《青青的河边》,写的是我们几个同学星期天去通县门外一个叫小闸的水塘边玩水的趣事。其中一个名叫陈景文的同学,是个水中超人,在游泳比赛中如水中蛟龙,把所有参加游泳比赛的同学远远地甩在了后边。在作文中,我把他誉为《水浒传》中的“浪里白条——张顺”。有意思的是,田老师在朗读我的作文时,全然没有了老师之尊,一会儿摇头晃脑,一会儿停步凝思,一会儿开怀大笑。此举,顿时拉近了与同学们的距离。

⑤第二件难以忘怀的事情,还是与作文有关。有一次在自由命题作文课上,我写了一篇题为《桃花盛开的时候》的作文。叙述了我童年时,与山村的小伙伴在遍山的桃花丛林中叠垒石塔的记忆。一个绰号叫“小马驹子”的小伙伴,是我们中间的头头儿,他臂力过人、胆量很大,曾经骑着一匹没有马鞍的马,在家乡山道上驰骋,到山后一个村镇去看皮影戏,这可是我们谁都不敢做的事情。可是当他带着我们用石头垒起一个个石塔后,悲剧降临到了他身上——他脖子上长了一个疔疮,没过三天就去世了。他走了之后,这个小山村失去了宁静。有的乡亲说,他不该在山巅垒塔,让山神背上驮着塔,山神恼火了……有的乡亲说,那石塔正好对着他的家宅,冒犯了地下神灵……我那时年纪小,心中没那么多迷信,只是再看那满山村桃花时,感到那些艳丽的花瓣如同浸染了血浆……

⑥田老师看了我这篇作文后,没有像上次那样在班上进行朗读,而是拿着去找学校教导主任——我的家叔丛陆人。当天,我叔叔便把我叫到他的办公室,把我写的作文拿出来,说:“这真是你写的吗?”我说:“是的”。他告诉我:“田老师认为你身上蕴藏着有待开发的文学细胞,我觉得很对,你以后要多多向田老师请教,他是个有见识的国文老师。”得到叔叔的鼓励,我异常兴奋,这一刻,决定了我一生从文的归宿。

⑦从此,田老师的宿舍成了我常去的地方。他那百无禁忌、心口如一的个性,在我少年时期播下了行文的种子和做人的罗盘。

(选自《浙江日报》,有删改)

1.本文以“红烛”为题,有什么深层含义?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2.请解释第①段中的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3.请赏析第④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田老师在朗读我的作文时,全然没有了老师之尊,一会儿摇头晃脑,一会儿停步凝思,一会儿开怀大笑。此举,顿时拉近了与同学们的距离。

4.你怎样理解第⑤段末画波浪线的句子?

5.读完全文后,以“田老师是一位”开头为田老师写几句评价语。

九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