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这小圆孔约一英寸口径,周围一点儿土都没有。大多数掘地昆虫,例如金蜣,窠外面总有一座土堆。这种区别是由于它们工作方法的不同。金蜣的工作是由洞口开始,所以把掘出来的废料堆积在地面。蝉在幼虫是从地下上来的,最后的工作才是开辟大门口。因为门还未开,所以不可能在门口堆积泥土。

蝉的隧道大都是深十五六寸,下面较宽大,底部却完全关闭起来。做隧道的时候,泥土搬到哪里去了呢?为什么墙壁不会塌下来呢?谁都以为蝉的幼虫用有爪的腿爬上爬下,会将泥土弄塌了,把自己的房子塞住。其实,它干起活来简直像矿工或铁路工程师。矿工用支柱支撑隧道,铁路工程师利用砖墙使地道坚固。蝉同他们一样聪明,在隧道的墙上涂上灰泥。它身子里藏有一种极黏的液体,可以用来做灰泥。地穴常常建筑在含有汁液的植物根须上,是为了从这些根须取得汁液。

它臃肿的身体里面有一种汁液,可以用来抵御穴里的尘土。它掘土的时候,将汁液喷洒在泥土上,使泥土成为泥浆,墙壁就更加柔软。它在地面上出现的时候,身上常有许多潮湿的泥点。

(选自《昆虫的故事》,商务印书馆1956年版,王大文译,有删改)

(材料二)

一堆牛粪周围,竟出现了如此争先恐后、迫不及待的场面!从世界各地涌向加利福尼亚的探险者们,开发起金矿来也未曾表现出这般的狂热。太阳还没有当头酷晒的时候,食粪虫已经数以百计地赶到这里。大大小小,横七竖八,体型各异,身材多样,密密麻麻地趴在同一块蛋糕上,每只大地的清洁工都抱定其中一个点,紧锣密鼓地切凿起来。露天工作的,搜刮表层财富;钻进内部打通道的,寻找理想矿脉;开发底层结构的,则顺势把食品直接埋进身体下面的地里;那些小字辈们,暂时站在一旁,只等强有力的合作者大动干戈时有小渣块滑落下来,它们便前去加工成碎屑。有几位刚刚赶到这里,想必是饥饿难忍了,居然就地大吃起来。然而,盼望自己拥有一份充足储备的食粪虫毕竟为数最多,它们愿意躲进万无一失的隐身场所,守着储备的食品,过上一段较长时间的富足日子。

(选自《昆虫记》,作家出版社1997年版,王光译,有删节)

(材料三)

舍腰蜂有着美丽而动人的身材,非常聪明的头脑,还应该注意的就是它那非常奇怪的窠巢。但是,知道舍腰蜂这种小昆虫的人却是很少的。甚至有的时候,它们住在某一家人的火炉的旁边,这户人家都对这个小邻居竟然都一无所知。为什么呢?主要是由于它那种天生就具备了的安静而且平和的本性。的确,这个小东西居住得十分隐蔽,很难引起人们的注意。

舍腰蜂是一种非常怕冷的动物。它搭建起自己的帐篷,在帮助橄榄树茁壮成长,鼓励着蝉儿纵悦高歌的太阳光下建筑自己的安乐之居。甚至有的时候,为了它们整个家族的需要,为了让大家都觉得比在阳光下更加温暖舒适一些,它们常常找到我们人类的门上,要求和我们一起作伴。

(选自《昆虫记》,网易云阅读,有删改)

1.结合三则材料,完成表格。

说明对象

生活或工作习性

作者的联想

(1)______

矿工或铁路工程师

食粪虫

喜粪,以之为食物

(2)______

舍腰蜂

(3)______

安静的好邻居

2.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地穴常常建筑在含有汁液的植物根须上,是为了从这些根须取得汁液。(“常常”能否删去?为什么?)

(2)从世界各地涌向加利福尼亚的探险者们,开发起金矿来也未曾表现出这般的狂热。(选文突然插入这一句,有什么作用呢?)

3.木心曾在《云雀叫了一整天》中说:“玩物丧志,其志小,志大者玩物养志。”仿照示例,结合《昆虫记》说说你对法布尔“玩物”的认识。(注:句式不必完全一致;所介绍的昆虫不得少于两种,且不得再用材料中提到的昆虫。

示例:贪吃使汪曾祺流连于天下美食。在他的笔下,有质细而油多的家乡鸭蛋;有酸香的北京豆汁儿;有“滑,嫩,鲜,香”的昆明牛肝菌;有入口香糯的湖南腊肉……汪老“玩物”却不丧志,“玩物”却不被物所束缚,“玩物”是情趣,也是一种生活态度。

八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