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散文,完成下列小题。

种草

林清玄

“我们带一点草回去种好吗?”带孩子去爬山的时候,他好几次提出了这样的要求。

最近住在乡下,每天黄昏的时候,如果天气好,我总会和孩子到后山去走走,偶尔也到山下去看农人的稻田,看着秋天的新禾在微风中生长。

在城市中长大的孩子,看到乡下的一切都感到非常新鲜。有一次我们在田埂上走,他说:“爸爸,我们带一些稻子回去种好吗?”

“为什么呢?”

“因为稻子长大,我们就不必买米了,煮饭的时候,自己摘来煮就好了。”孩子充满期盼地说,就仿佛自己种的稻子已经长成。

“要种在哪里呢?”我说。

“我们家不是有很多空花盆吗?把稻子种在里面就行了呀!”

我只好告诉他,种稻子是很艰难的工作,可不比种一般的盆景,要有一定的水土,还要有非常耐心的照顾,我们是无法在花盆里种稻子的。

“那么,我们种牵牛花吧!牵牛花也很美。”孩子说。

摘了很多牵牛花的藤蔓,回去种在花盆,可惜不久后就都枯萎了。孩子很纳闷,说:“为什么在野外,它们长得那么好,我们每天浇水,反而长不出来呢?”

后来我们挖了一些酢浆草回家,酢浆草很快就长得很茂盛,可惜过了花期,开不出紫色的小花,我对孩子说:“等到明年,这些酢浆草就会开出很美丽的花。”

在孩子的眼里,什么都是美丽的,连山上的野草也不例外。即使是夏秋之交,山上的野草也十分繁盛,就好像是春天一样。夕阳之下、微风之中,每一株小草都仿佛是在金黄色的舞台上跳舞,它们苗条而坚韧,以一种睥睨的态势看着脚下的世界。从远景看,野草连成一片,像丝绒一般柔软而温暖。

孩子看着这些草,禁不住出神地说:“爸爸,我们带一点草回去种好吗?”

听到这句话时,我略微一震,“种草?”对出生在农家的我,这是多么新奇而带点荒唐的想法,我们在田野里唯恐除草不尽,就是在花盆里也常常把草拔除,这孩子居然想到种一盆草!

孩子看我无动于衷,用力拉我的手,说:“爸爸,你不觉得草也像花一样美吗?如果能种一盆草放在阳台,它就好像在山上一样。”

孩子的话立刻使我想到自己的粗鄙,花草本身没有美丑,只因为我心里觉得草不如花。若我能回到赤子之心,草不也是大地的孩子,和花同样美丽吗?于是我说:“好吧!我们来种一盆草。”

种草就不必像种花那么费事,我们在山上采成熟的种子,草种通常十分细小,像是海的细沙,因为数量多,一下子就采了一口袋。回到家,我们把一些曾种过花的空花盆找来,一把把的草种洒在上面,浇一点水。孩子高兴得要命,他的快乐比起从花市里买花回来种还要大得多。

一星期后,每个花盆都长出细细绒绒的草尖,没有经过风沙的小草,有一种纯净的淡绿,有如透明的绿水晶,株株头角峥嵘,一点也不忸怩作态,理直气壮地来面对这个与它的祖先完全不同的人世

孩子天天都去看他亲手种植的绿草,草很快地长满整个花盆,比阳台上的任何一盆花还要茂盛。看着一盆盆的野草,我有时会想起我们这些从乡野移居到城市讨生活的人,尽管我们适应了盆里的生活,其实并未改变来自乡野的姿色,而所有的都市人,他们或他们的祖先,不都是来自乡野吗?只是有的人成了名花,忘记自己的所在罢了。这样想时,常使我有一种深深的慨叹。

即使是最珍贵的兰花,也是从高山谷地移植而来,而那名不闻世的野草,如果我们以清明的心来看,不也和名花无殊吗?

自然的本身是平等无二的,乡野的山谷中,我们看见了自然的宏伟;小小的花盆里,不也充满了生命的神奇吗?

(选自《林清玄:不看,是一种自在》,九州出版社,2014年7月版,有修改)

1.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文字,概括作者和孩子种植花草的经历。

第一次:孩子充满期待地要种稻子,我无法满足,只能拒绝。

第二次:种了牵牛花,可惜不久就枯萎了,孩子感到(1)______。

第三次:又种酢浆草,虽长得茂盛,可错过花期,我们充满(2)______。

第四次:(3)______。

2.阅读文中划线句,回答问题。

(1)没有经过风沙的小草,有一种纯净的淡绿,有如透明的绿水晶,株株头角峥嵘,一点也不忸怩作态,理直气壮地来面对这个与它的祖先完全不同的人世。(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句子)

(2)自然的本身是平等无二的,乡野的山谷中,我们看见了自然的宏伟;小小的花盆里,不也充满了生命的神奇吗?(文中“生命的神奇”指的是什么?)

3.文章题为“种草”,为何还写了关于种稻子、牵牛花、酢浆草的经历?

4.结合上下文,以下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我只好告诉他,种稻子是很艰难的工作”,耐心说原因,是怕伤了孩子纯真的心。

B. “听到这句话时,我略微一震”,因为儿子的想法对于出生农家的我来说荒唐至极。

C. “孩子的话立刻使我想到自己的粗鄙”,是因为“我”意识到自己丢失了赤子之心。

D. “这样想时,常使我有一种深深的慨叹”,慨叹有人功成名就后忘记了自己的“根”。

八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