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崔从,字子乂,少孤贫,与兄能偕隐太原山中。会岁饥,拾橡实以饭,讲学不废。擢进士第。从山南严震府为推官,以母丧免。兄弟庐墓,手艺松柏。丧阕,不应辟命。久之,韦皋引为西山运务使。奏迁判官,摄守邛州。前刺史有以盗系狱,辞已具,疑其冤,纵不治,俄得真盗。

入为殿中侍御史,迁吏部员外郎。裴度为御史中丞,奏以右司郎中知杂事。度已相,代为中丞。所弹治,不屈权幸。事系台阁而付仗内者,必请还有司。荐引御史,务取质重廉退者。李翛以宠得京兆尹,为庄宪太后山陵桥道使,务以减末徭费为功,至不治道,輴车留渭桥,久不得进。从三劾之,无少贷。

俄授陕虢观察使。迁尚书右丞。王承宗上章请割德、棣二州自赎,又令二子入侍。宪宗选堪使者,以命从。议者谓承宗狠谲,非单使可屈。次魏,田弘正请以五百骑从,辞之,惟童骑十数,疾趋镇。集军士球场宣诏为陈逆顺大节祸福之效音辞畅厉士感动承宗自失貌愈恭至泣下即按二州户口符印上之。还为山南西道节度使。长庆初,繇尚书左丞领鄜坊节度。属部屯军数乱法骄横,吏不能制,从一绳以法,下皆重足畏之。党项互市羊马,类先遗帅守,从独不取,而厚慰待之,羌不敢盗境。宝历初,为东都留守。故事,留司官入宫城门列晨衙见留守。吏诞傲,久废,至是复行。

召拜户部尚书。宰相李宗闵以从裴度、李德裕所善,内不喜。从求致仕,除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告满百日去。于是众哗语不平,宗闵惧,复授检校尚书左仆射、淮南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大和六年卒,年七十二。下有刲股肉以祭者。赠司空,谥曰贞。

(删改自《新唐书·第一百一十四卷》)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集军士球场宣诏/为陈逆顺大节祸福之效/音辞畅厉/士感动/承宗自失/貌愈恭/至泣下/即按二州户口/符印上之/

B. 集军士球场宣诏/为陈逆顺大节祸福之效/音辞畅厉/士感动/承宗自失貌/愈恭至泣下/即按二州户口/符印上之/

C. 集军士球场/宣诏为陈逆顺/大节祸福之效/音辞畅厉/士感动/承宗自失/貌愈恭/至泣下/即按二州户口/符印上之/

D. 集军士球场宣诏/为陈逆/顺大节/祸福之效/音辞畅厉/士感动承宗/自失/貌愈恭/ 至泣下/即按二州户口/符印上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庐墓,古人在父母或师长死后,服丧期间在墓旁搭盖小屋居住,守护坟墓。这就是“庐墓”,也指服丧期间居住的墓旁小屋。

B. 台阁,汉代指尚书台,后泛指中央政府机构。《孔雀东南飞》“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中的“台阁”就是泛指大的官府。

C. 东都,是历代王朝在原京师以东的都城。隋唐时指洛阳。当时京都在长安,洛阳在长安以东,因而称“东都”。

D. 赠,是古人生前被赐的官爵或荣誉称号。谥,是古人死后依其生前行迹而为之所立的称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崔从家境贫寒,学习刻苦。年幼时隐居山中,遇荒年断绝了粮食,他和哥哥采摘橡实野果而食,依然不停止学习,最终还考中了进士。

B. 崔从为政刚直,不避权贵。李翛受命,一心想减少徭役和费用,以致道路没能修好,灵车滞留在渭桥,很久不能前进。崔从三次弹劾他,毫不留情。

C. 崔从智勇双全,巧言屈敌。他受命出使,众人认为王承宗凶狠狡猾,但他只率领十几个僮仆前往,并晓以大义,瓦解敌兵心理,使王承宗最终践诺。

D. 崔从为官有节,不恋尊位。宰相李宗闵因为一味迎合裴度、李德裕的喜好,崔从心里不喜欢。于是请求退休,没有被允准,后来又告假满百日才离去。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前刺史有以盗系狱,辞已具,从疑其冤,纵不治,俄得真盗。

(2)属部屯军数乱法骄横,吏不能制,从一绳以法,下皆重足畏之。

高二语文现代文阅读简单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