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记叙文,回答后面小题

哈提雅的第二十八个馅饼

我随作家代表团去西部采风。第一站是高昌故城。下了旅游车,我站在入口处向里张望。

“阿姨。”有人拽我的衣襟。是一个维族小姑娘。手里拎着一串铃铛做的饰物。噢,她是向我兜售东西来了。我对她摇摇手。

“阿姨。”她又叫,“你是第一次来这里吧?”

“是。”

“你是老师吗?”

“我当过老师。”

“你一看就像老师,像好人。”她甜甜的小嘴很会说。我不禁失笑,这倒是一种朴实的赞美,不过也应该是销售的铺垫。

“你的铃铛怎么卖?”我干脆直接问。

她递给我:“不要钱。”

在旅游区卖东西不要钱,开什么玩笑?我不理她,径自去掏钱包。她拦住我,态度很认真:“真的不要钱。”

“那我不要。”我也很干脆。不要钱从另一个意义上讲就是最贵的。这么没谱儿的事情,我不做,当然不能要。

沿着周围小摊走了一圈,我了解了一下这种铃铛的价格,要价最高五元。当她再次递给我的时候,我把五元钱递给她。

她着急地说:“送你的,送你的。”

“送我?为什么?”

“因为你是老师,好人。”

我笑。天上不会掉馅饼。所以,我不相信这个五元钱的馅饼。说到底,这不过是一种比较有人情味的销售方式:你免费送我东西,我过意不去,一定要给你钱。于是,皆大欢喜。柔软的绸缎下,包裹的还是冰凉的人民币。

“你不要怕,我真的不要钱。”她耐心地劝说着我,“我经常送东西给我喜欢的客人,今天选的就是你。”

我接过那个铃铛。银色的吊坠上刻着一只玲珑的老鼠。我正好属鼠。她看出了我的疑惑,指指我的胸前。我戴着一个鼠头木制项链。这个鬼精灵!

“好,我收下了。”我打定主意,等上车之后把钱从车窗递给她。

车开动了。我和她在车窗处依依惜别。我握住她有些脏的小手,把钱也握了过去。她一怔,明白了,泪水一瞬间从她的眼眶里涌出来。

“不要!老师!”她举着钱喊,然后奔跑起来。车轮喷吐出的灰尘涤荡着她的小脸,很快把她的泪痕遮盖起来,然而更多的泪又冲下去,她的脸上很快就模糊一片。

司机把车停下来。全车的人都看着我,我艰难地把脸转向她。在看到她泪水的那一刻我就后悔了,后悔且惭愧。

我走下车,接过她手里的钱。她笑了,满是灰尘的小脸像一朵淡黄色的雏菊。

“你必须告诉我,你喜欢什么?回家之后我也要寄礼物给你。”

她推却了半天,直到我以不要铃铛威胁她,才羞涩地告诉我,她喜欢文具和书。她找了一个烟盒,在背面写上了地址:新疆吐鲁番市××乡××村××号哈提雅。

从新疆回来,我买了一套童话集和一些文具,想邮寄时却发现哈提雅的地址找不到了。最后我还是把包裹寄了出去。地址是:新疆吐鲁番高昌故城哈提雅。我能记住的只有这些了。我也知道她收到的希望不大,但无论如何,我是尽了心。我不想让惭愧在心中扎下根来。继续惭愧下去,未免也是我的心理负担。

一个月之后,我收到了一大包葡萄干,还有哈提雅的信:“阿姨,谢谢你的礼物。听很多人告诉我有个包裹给我,跑了好多家才找到。我知道你是好人。我送的铃铛有二十八个,你是第一个寄礼物给我的人。你知道吗?你长得很像我的汉族老师。她去年来我们这里当志愿者,后来走了。我想我再也见不到她了,我很想她。我喜欢读书,我想,只要我好好读书,长大以后就有机会离开高昌,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像阿姨那样。”

读着信,我呆住了。我忽然明白了她为什么一定要送我礼物……一个真心真意送我东西的女孩子,我却没有任何诚意去关心她,我只是为了我自己。她给我的,是一块香醇的馅饼,这块馅饼是她和她的汉族志愿者老师共同做的,我只是一个享用者。但是我把这块馅饼糟蹋了。我配不起她的感谢,更没有资格做她努力的目标。不要,哈提雅,请不要像我。虽然我四处游历,但我心舌的嗅觉已经逐渐荒芜成一座巨大的废墟,如高昌故城。而她虽然守着高昌故城,但小小的心却是一片纯美碧青的草场。

亲爱的哈提雅,我很荣幸和你做朋友。因为你以自己都不知道的方式让我品尝了世界上最美味的馅饼。这第二十八个馅饼,让我灵魂里那些冬眠的味蕾,开始一颗一颗苏醒。

(作者:乔叶。有删改)

1.请简要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2.文中的“维族小姑娘”具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3.作者为什么说“我把这块馅饼糟蹋了”?结合文章简要阐释。

4.请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这第二十八个馅饼,让我灵魂里那些冬眠的味蕾,开始一颗一颗苏醒。

5.这个故事在表达上有什么技巧?请简要赏析。

九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