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张砺,磁州人,初仕唐为掌书记,迁翰林学士,会石敬瑭起兵,唐主以砺为招讨判官,从赵德钧援张敬达于河东。及敬达败,砺入契丹。

后太宗见砺刚直,有文彩,擢翰林学士。砺临事必尽言,无所避,上益重之。未几谋亡归为追骑所获上责曰汝何故亡砺对曰臣不习北方土俗饮食居处意常郁郁以是亡耳。”上顾通事高彦英曰:“朕尝戒汝善遇此人,何乃使失所而亡?砺去,可再得耶?”遂杖彦英而谢砺。

会同初,升翰林承旨,兼吏部尚书,从太宗伐晋。入汴,诸将萧翰、耶律郎五、麻答辈肆杀掠。砺奏曰:“今大辽始得中国,宜以中国人治之,不可专用国人及左右近习。苟政令乖失,则人心不服,虽得之亦将失之。”上不听。

顷之,车驾北还,至栾城崩,时砺在恒州,萧翰与麻答以兵围其第。砺方卧病,出见之,翰数之曰:“汝何故于先帝言国人不可为节度使?我以国舅之亲,有征伐功,先帝留我守汴,以为宣武军节度使,汝独以为不可,又谮我与解里①好掠人财物子女。今必杀汝!”趣令锁之。砺抗声曰:“此国家大体,安危所系,吾实言之。欲杀即杀,奚以锁为?”麻答以砺大臣,不可专杀,乃救止之。是夕,砺恚愤卒。

(《辽史•张砺传》)

注:①解里:人名,辽宗室,曾参加与反辽太祖的诸弟之乱,后被绞杀。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从赵德钧援张敬达于河东  河东:黄河以东的地方。黄河流经山西省境,自北而南,故称山西境内黄河以东的地区为河东。

B. 遂杖彦英而谢砺。  谢:感谢

C. 今大辽始得中国  中国:最早指西周京畿地区,后演变为黄河流域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区。

D. 至栾城崩  崩:指古代帝王死。

2.下列对原文语句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未几/谋亡/归为追骑所获/上责曰/汝何故亡/砺对曰/臣不习北方土俗/饮食/居处意常郁郁/以是亡耳

B. 未几/谋亡/归为追骑所获/上责曰/汝何故亡/砺对曰/臣不习北方土俗/饮食/居处/意常郁郁/以是亡耳

C. 未几谋亡归/为追骑所获/上责曰/汝何故亡/砺对曰/臣不习北方土俗/饮食/居处意常郁郁/以是亡耳

D. 未几谋亡归/为追骑所获/上责曰/汝何故亡/砺对曰/臣不习北方土俗/饮食/居处/意常郁郁/以是亡耳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张砺在后唐任职时,颇受后唐主的重用,曾跟随赵德钧赴河东援助张敬达,后来张敬达兵败,张砺归顺了契丹。

B. 张砺遇事总是讲直话,辽太宗非常器重他。他曾要逃走,当辽太宗了解了事情的原因后,不但没有惩罚他,还向他道歉。

C. 张砺跟随辽太宗讨伐后晋时,曾上奏辽太宗要用中原人来治理中原,但辽太宗没有听从他的忠言。

D. 辽太宗去世后,张砺正在恒州,萧翰等将领乘机报复,杀害张砺。虽经麻答抢救,张砺仍然伤重致死。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朕尝戒汝善遇此人,何乃使失所而亡?砺去,可再得耶?

(2)砺抗声曰:“此国家大体,安危所系,吾实言之。欲杀即杀,奚以锁为?”

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简单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