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根据日前发布的2017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结果,2017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14.18%,较2016年的11.58%增长2.6个百分点,呈持续上升态势。健康素养是指个人获取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决策,以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从知识、行为和技能三个方面来看,2017年中国居民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水平为25.82%,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水平为14.30%,基本技能素养水平为16.38%。

据了解,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将会进一步加强农村等重点地区、儿童青少年等重点人群的健康促进与教育工作,继续加大慢病防治素养和基本医疗素养提升力度,加强科学研究和国际交流,为健康素养提升提供支持。

(摘编自新华网2018年9月27日)

[材料二]20世纪初,随着生理学、医学、生物学等领域的发展,人类开始从遗传、生理、心理、环境等多维度认识健康。国家、市场、个体都出于自身需求而进行健康管理,公民健康日益上升为国家和民族问题。国家通过专业知识和技术来改善公民健康,构建了一系列健康管理制度,以促进民族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市场出于逐利目的,不断推进健康的资本化。个体为保持自身健康状态,也不断产生全新的健康需求。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国家层面的医疗卫生体制的建设、市场层面的健康产业发展及个体层面的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都成为“健康中国”战略的必要部分,参与到广义的健康管理中。

随着医学社会化,对疾病的应对更多从医疗走向预防及行为干预。这影响了健康管理理念,即逐渐从治疗疾病转变为预防疾病。由此,人们对自我健康的管理方式越来越感兴趣,表现为对整个生命周期健康状况管理的需求。随着个体日常生活模式的变化,负责的公民应密切关注自身健康,不断地进行调整、改善,以满足自身不断变化的健康需求。

(摘编自李洁、郭丽娜《健康管理:在国家、市场及个体之间》)

[材料三]据统计,中国健康体检人次从2011年的3.44亿人次增长到2016年的4.52亿人次,年复合增长率4.66%。截止到2017年中国健康体检人次突破5亿人次,预计2018年中国健康体检人次将达5.75亿人次。

1.下列对三则材料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健康素养指居民采集基本健康信息,并运用这些信息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表现为知识、行为和技能三个方面。

B.国民健康事关民族、国家的建设和发展,为了满足个体在不同的生命阶段对健康管理的需求,政府须及时调整国民健康政策。

C.随着医学社会化,使得人们应对疾病的方式由医疗转向预防及行为干预,从而,健康管理理念也相应发生变化,。

D.2012-2017年我国体检人次的增加,与健康产业的市场化密切相关,也与人们健康管理理念的变化和健康素养水平的提升有关。

2.请概括材料一材料二报道的主要内容。

3.根据以上材料,谈谈个人应该如何有效地进行健康管理?

九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