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文言文阅读 

黄州快哉亭记

苏辙

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南合沅、湘,北合汉、沔。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清河张君梦得①,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

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今张君不以谪为患,收会计之余,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将蓬户瓮牖②,无所不快;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不然,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  , 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乌睹其为快也哉!元丰六年十一月朔日,赵郡③苏辙记。

(选自《古文观止》

(注释)①清河张君梦得:张君梦得,张梦得,字怀民,苏轼友人。②蓬户瓮牖:蓬户,用蓬草编门。瓮牖,用破瓮做窗。蓬、瓮,名词作状语。③苏辙先世为赵郡栾城(今河北赵县)人。

(1)请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语。

得平地

②余兄子瞻之曰

③不以谪为

④穷耳目之以自适

(2)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连 山 绝 壑 长 林 古 木 振 之 以 清 风 照 之 以 明 月

(3)文言中的许多虚词,有着丰富的意义和不同的作用。联系选文,与选句中划线字作用相符是(    )

选句: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

A.提示思路,转换内容。

B.开启话题,引出下文。

C.表达语气,突显情感。

(4)在苏辙眼中,“快哉亭”里的张梦得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选文分析。

九年级语文课外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