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制种是由种子公司委托农户生产已经培育成功的作物品种,是把科学家的育种成果推广到普通农民手中的过程和环节。种子价格远高于其大田农作物产品价格。

早在20世纪70年代,因为光热和土地资源优势,河西走廊曾为全国重点建设的十大商品粮基地之一。但由于区域条件限制,渐渐从国家商品粮基地的名录中淡出。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玉米制种实践并获得成功。从2012年起,全国70%玉米种子由河西走廊提供,并且成为全国最大的蔬菜、瓜类、花卉等对外制种产业基地,其种子出口量占全国的75%。河西走廊耕地较多且集中,土质肥沃,种子生产无“旱涝之忧”。不仅如此,河西走廊闲置的戈壁滩是种子的天然晾晒场,每年9月底到10月初集中晾晒的期间,种子在自然条件下可以完全脱水干燥;据测定,贮藏3年的种子,发芽率仍为94%,仅降低了3个百分点。中国种业54家骨干企业中已有41家在此建立了生产基地或加工中心,全球前5家种业公司中有4家落户。河西走廊赢得了“种子繁育黄金走廊”的响亮名号。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河西走廊制种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1)说出图中河西走廊河流的主要补给方式,说明河西走廊种子生产无“旱涝之忧”的原因。

(2)说明河西走廊制种农作物生长条件优越的气候原因。

(3)说明河西走廊利于种子脱水干燥的有利条件。

(4)河西走廊制种基地距消费市场较远却并未影响该区域商品种子销售,请解释原因。

(5)请在下列两个问题中,选择其中一个问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问题计分。

问题①:河西走廊被称为“种子繁育黄金走廊”,请说明河西走廊获得此美誉的理由。

问题②:为河西走廊制种业进一步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高三地理综合题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