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探究问题。

材料一:北洋政府为解决山东问题的系列外交活动

年份

外交大事

1917年

中国对德宣战,为收回利权积极参与和会。

1918年

为能参与和会争取主动,中国倾向联美制日。

1919年

参加巴黎和会,中国收回权益的要求遭拒绝。

——摘编自唐启华《巴黎和会与中国外交》

材料二:1943年12月1日,《开罗宣言》正式发表,宣称:(苏美英)三国之宗旨……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

——摘自王建朗等《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上)

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特别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战略地位开始逐渐受到美国决策者的重视。珍珠港事件爆发后,中国的抗日与美国的切身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美国在大规模援华的同时,从长远利益出发,确定了战后对华政策的长远目标,即建立一个相对稳定而亲美的中国,也发挥多种作用;中国成为美国在亚洲的主要据点;抵制苏联的影响;为美国提供巨大的市场和原料基地;在国际事务中提供坚定的、支持美国的一票。

——摘编自刘德斌主编《国际关系史》

(1)材料二提及的中国领土“台湾、澎湖列岛”是何时被日本窃取的?

(2)对比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国际社会(注:这里指美、英等国)对中国所提出的领土主权要求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试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探究其成因。

九年级历史综合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