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建国初期)毛泽东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

材料二: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情况

时间

1952年

1956年

1978年

2001年

国内生产总值

679亿元

1252亿

3642亿元

89404亿元

材料三:  时下热议“中国梦”,有人不免会联想到“美国梦”。“中国梦”与“美国梦”当然不是一回事,两者有着本质区别。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析】
从路径选择上讲,美国走的是资本主义道路。我们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光明日报》2013年4月23日

材料四: 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党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战略安排,提出“三步走”战略目标。解决人民温饱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两个目标已提前实现。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党提出,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然后再奋斗三十年,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1)为了改变材料一中状况,我国政府编制了什么经济发展计划?列举这一时期的一项主要成就。

(2)根据材料二,1978年后,我国的经济发展呈现什么趋势?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中国梦”的具体内涵是什么?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实现中国梦的途径有哪些?

(4)依据材料四概括指出“到建党一百年时”和“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各是什么?

(5)作为新时期的中学生,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你将怎样把自己的梦想与“中国梦” 相结合?

八年级历史综合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