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卢沟桥事变后)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之际,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团结一致,同仇敌忾成为中华民族的共识。……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以民族根本利益为重,顾全大局,捐弃前嫌。早在1936年处理西安事变时,中国共产党就力主和平解决。

(1)根据材料一,指出“国共两党再度合作”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

材料二 中华民族不畏强敌,不怕牺牲。淞沪会战中,守卫宝山的500名官兵与敌巷战肉搏,全部壮烈殉国。……为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振奋抗战军民的士气,(在某次战役中)八路军共作战1800余次,毙伤日、伪军2.5万多人,自身也付出了伤亡1.7万余人的重大代价。

——摘编自《光明日报》:《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华民族精神》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淞沪会战在抗战中的意义。材料中的“某次战役”是指哪次战役?

材料三 关于南京大屠杀,日本新编历史教科书的表述发生了变化,修改前,都提到了“屠杀”,谈及屠杀的数字,少的说有“十几万人”,多的说“30万人以上”。但在修改稿中,用“大量、许多”等词语模糊其词,有的还公然写着“没有定论”。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认识。

材料四廖承志认为:“国共两度合作,均对国家民族作出巨大贡献。”

(4)以国共第二次合作的成果或意义,说明材料四中的观点。根据以上材料,指出抗日战争时期所体现的中华民族精神。

八年级历史综合题简单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