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秋之天目湖

郭树清

①天目湖地处苏、浙、皖三省交界之地,湖水由250平方公里的河湖水汇集而成,俊秀的山、柔情的水,富有神奇色彩。

②秋天的天目湖,宛如成熟的少妇,优雅而恬静。这里湖水清澈,波光潋滟,层林尽染,菊黃桂香,让人陶醉。“  ①  ”,天目湖不仅风光秀美,物产也很丰富。据称,天目湖里鱼类和水生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品种繁多。水中鲜品、山林野莱等美味佳肴一应俱全。其中鱼贝类有几十种之多。这里以茶香、水甜、鱼头鲜闻名于世。中国有句古话:“  ②  ”。环湖而居的天目湖人守望着万顷碧波,充满了希望和自豪。

③在湖岸上行走,全身上下润润的,暖暖的,漾着一股浓浓的草香。目之所及,竹林苍翠,峰峦如黛,云天似锦,真令人恍然有出世之感,全身上下通畅,心似轻舞飞扬。

④当我们一行坐上观光船游览天目湖时,两岸景物,影影绰绰,到处可见一幅幅美妙的画面。时值秋日,正是千树金黄,枫叶正红,素雅娴静,山水相宜,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烁着七彩的光泽,仿佛浩淼湖中的蜃楼渔火,恍然如入仙境。湖面上游艇穿梭不息,泛起层层涟漪。远处群山连绵,岗峦叠翠,山环水绕一直向天边延伸成浑然天成的山水画……天目湖无不呈现了自然、生态的怡静、舒适,顿觉快意与舒畅在心田流淌。

⑤此次天目湖之行,我们还来到距天目湖18公里的南山竹海。这里,山地、丘陵蜿蜒起伏,迎着晨曦,远远望去,云雾朦胧、重重叠叠,看不到尽头。沿着弯弯曲曲的山道幽径,步入竹林,晨雾散了,太阳出来了,眼前那漫山遍野青碧色的竹子挺拔清秀,碧翠葱郁,晶莹剔透。山间流水潺潺,河谷、翠竹相映生辉,临风起舞,婀娜多姿,真是入画成仙境,出音似天簌,给人以清新舒醉之感。这10万竹海即为10万亩的天然氧吧,在秋色正浓的季节里,更体现出它独特的魅力,自然美景幽静而壮阔,陶醉其中,它会让你的心情变得如此轻松,精神变得更加旺盛,旅途劳顿之感顿时尽消。

⑥秋天温暖的阳光洒落在天目湖碧波荡漾的湖水上;洒落在天目湖流水淙淙的山涧旁;洒落在天目湖清香嫩绿的茶叶上;洒落在天目湖那修长摇曳的竹海间;洒落在天目湖那果实累累的田园里;洒落在天目湖那绿荫丛中的农舍小楼,秋风拂动游人醉。

⑦岁月流逝,水韵悠悠。天目湖的风光是美丽的,看不完的春波雪浪,望不尽的孤帆远影,听不够的涛声拍岸,闻不厌的草木芬芳。天目湖是自然资源的富饶地,勤劳的天目湖人抓住改革开放的契机,谋求经济与生态的和谐发展,使这块古老的土地焕发出勃勃生机,到处呈现新农村、新资源、新人居的繁荣景象。天目湖必将迎来更滋润、更美好的明天。

(选自《散文》2013年第5期)

1.请将下面两句俗语填入文中第二段话的横线处,使之语句通畅、表意清楚。

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

A.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      B.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

2.仔细阅读第②~④段,说说作者描写了天目湖的哪些景物?写出了天目湖怎样的特点?

3.有人认为,文章第⑤段花大量笔墨写了距天目湖18公里的南山竹海,与写天目湖无关,可删去。你认为呢?

4.联系上下文,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划线的语句。

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烁着七彩的光泽,仿佛浩森湖中的蜃楼渔火,恍然如入仙境。

5.阅读全文,说说作者在文中表达了对天目湖怎样的感情。

八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