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孔子迁于蔡三岁,吴伐陈。楚救陈,军于城父。闻孔子在陈、蔡之间,楚使人聘孔子。孔子将往拜礼,陈、蔡大夫谋曰:“孔子贤者,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今者久留陈蔡之间诸大夫所设行皆非仲尼之意今楚大国也来聘孔子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孔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子贡色作。孔子曰:“赐,尔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曰:“然。非与?”孔子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孔子知弟子有愠心,乃召子路而问曰:“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子路曰:“意者吾未仁邪?人之不我信也。意者吾未知邪?人之不我行也。”孔子曰:“有是乎!由,譬使仁者而必信,安有伯夷、叔齐?使知者而必行,安有王子比干?”

子路出,子贡入见。孔子曰:“赐,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子贡曰:“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夫子盖少贬焉?”孔子曰:“赐,良农能稼而不能为穑,良工能巧而不能为顺。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统而理之,而不能为容。今尔不修尔道而求为容。赐,而志不远矣!”

子贡出,颜回入见。孔子曰:“回,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颜回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孔子欣然而笑曰:“有是哉颜氏之子!使尔多财,吾为尔宰。”

于是使子贡至楚。楚昭王兴师迎孔子,然后得免。

(节选自《史记·孔子世家》)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君子固穷          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

B. 于是乃相与发徒役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C. 不得行,绝粮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D. 陈蔡大夫谋曰       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2.下列各句中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类的一项是(  )

A. 予一以贯之

B. 军于城父

C. 吾何为于此

D. 人之不我信也

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今者久留/陈蔡之间诸大夫/所设行皆非仲尼之意/今楚大国/也来聘孔子/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

B. 今者久留陈蔡之间/诸大夫所设行/皆非仲尼之意/今楚大国也/来聘孔子/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

C. 今者久留陈蔡之间/诸大夫所设行/皆非仲尼之意/今楚大国也/来聘孔子/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

D. 今者久留/陈蔡之间诸大夫/所设行皆非仲尼之意/今楚大国/也来聘孔子/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陈国、蔡国大夫的所作所为都违背孔子的心意,且孔子又是贤人,因而当得知楚昭王要派人聘请孔子时,他们考虑到孔子入楚对己不利,就共同调发役徒将孔子围困在野外。

B. 孔子被困在陈国时,粮食断绝。随从一一饿倒,生命危在旦夕,就连子路也沉不住气了。而孔子临危不忘义,处变而不惊,用自己的行为为他所倡导的士节作了形象的注解。

C. 子路、子贡对孔子“为什么受困在这里”的回答,虽然角度不同,但都质疑了孔夫子之道,表现了二人“穷”境之中的信仰危机,所以遭到了孔子的批评。

D. 颜回认为正确的主张不被别人采纳,自己仍坚持下去,才显出君子的修养,这正符合孔子“一以贯之”的思想。孔子听后感到欣慰,许诺将来让颜回拥有许多的财产,自己愿给他当管家。

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孔子贤者,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

(2)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

(3)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4)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