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20世纪以来,世界局势风云变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历史的教训是:一意逞雄的国家,等于是放弃了从容崛起的主动,最后的结果并不美好。历史的教训还在于:所有企图靠战争来征服、暴力来压迫,其结局总是和他们的愿望相反。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  国际斗争永远都是这样……昨日还是坚定的盟友……现在却完全恢复老样子……利益的冲突导致了同盟国之间迅速变脸,演化出了冷战。

﹣﹣摘自《世界上下五千年》

材料三  1950年,冷战的焦点从欧洲转移到远东。这时,东方与西方(两大阵营)在欧洲已成均势。但是,当朝鲜爆发战争、冷战变为热战时,在远东形成均势的希望破灭了。

﹣﹣摘编自《全球通史》

材料四   1945年后,经济冲突与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抵触是一致的,然而意识形态上的相互猜忌,却使美苏之间的利益冲突转为情感上的不合。双方都逐渐相信,对方企图摧毁自己的一切生活方式。包围与颠覆﹣﹣这对孪生妖孽,在双方似乎能证实自己的假设不虚时,真正成为一种存在的实体了。

﹣﹣(美)罗伯特•帕克斯顿《西洋现代史》

(1)结合20世纪30年代的史实,对材料一的结论加以例证。

(2)写出与材料二中“坚定的盟友”相关的一例史实。

(3)为了对抗“昨日”的“盟友”,美国推行“杜鲁门主义”的主要内容有哪些?为使“远东”形成“均势”,它又大力扶植了哪个国家?

(4)写出材料三中“当朝鲜爆发战争”,中国应朝鲜政府请求而采取的军事行动中的重要战役。

(5)依据材料四,指出苏联为“包围与颠覆”对方而建立的“实体”叫什么?

(6)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面对世界发展的新形势,中国应该如何争取有利的国际地位?

九年级历史综合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