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15分)

醒心亭记     曾 巩  

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欧阳公作州之二年,构亭曰:“丰乐”,自为记以见其名之意。既又直丰乐之东几百步,得山之高,构亭曰“醒心”,使巩记之。

凡公与州之宾客者游焉,则必即丰乐以饮。或醉且劳矣,则必即醒心而望。以见夫群山之相环,云烟之相滋,旷野之无穷,草树众而泉石嘉,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闻。则其心洒然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故即其所以然而为名,取韩子退之《北湖》之诗云。噫!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而名之以见其实,又善者矣。

虽然,公之乐,吾能言之。吾君优游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天下之学者,皆为材且良,夷狄、鸟兽、草木之生者,皆得其宜,公乐也。一山之隅,一泉之旁,岂公乐哉?乃公所以寄意于此也。

若公之贤,韩子殁数百年,而始有之。今同游之宾客,尚未知公之难遇也。后百千年,有慕公之为人,而览公之迹,思欲见之,有不可及之叹,然后知公之难遇也。则凡同游于此者,其可不喜且幸欤?而巩也,又得以文词托名于公文之次,其又不喜且幸欤?

庆历七年八月十五日记。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既,又丰乐之东几百步直:径直

B.以见夫群山之相环,云烟之相滋:滋扰

C.吾民给足而无于下憾:怨恨

D.一山之,一泉之旁隅:角落

2.以下句子分编为四组,全部表现“公之乐”的一组是 (  )

①则其心洒然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 ②一山之隅,一泉之旁

③天下之学者,皆为材且良 ④夷狄、鸟兽、草木之生者,皆得其宜

⑤则凡同游于此者,其可不喜且幸欤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②③⑤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本文写欧阳修以“醒心”名亭,而曾巩为之作记,并与欧阳修的文章《丰乐亭记》巧妙地联系在一起,以“醒”贯串全篇。

B.本文虽为记,却主要围绕欧阳修的“醉”“乐”“醒”展开议论,议论长于记叙。

C.作者指出欧阳修“醉”只是表象,“醒”方是实质,“乐”则是体现,而这种“乐”就在于“一山之隅,一泉之旁”的山水之乐。

D.正如韩愈诗所说:“应留醒心处,准拟醉时来。”欧阳修筑亭题名的含意就是为了使人在国泰民安的太平盛世中能“洒然而醒”,而这也正是本文的主旨所在。

4.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而名之以见其实,又善者矣。(3分)

(2)而巩也,又得以文词托名于公文之次,其又不喜且幸欤?(3分)

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