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1年12月,在中共中央出台的《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中,毛泽东亲自加上了这样一段话:“要使国家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食及其他工业原料,同时也提高农民的购买力,使国家的工业品得到广大的销场,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

材料二:“用最高的速度来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总路线的基本精神……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

﹣﹣1958年6月21日《人民日报》社论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地的产是由人的胆决定的。”

﹣﹣1958年8月3日《人民日报》社论

材料三:要坚持不懈推进农村改革和制度创新,充分发挥亿万农民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激发农村发展活力。要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夯实农业基础地位,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农民收入水平。要加快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延伸农业产业链、价值链,促进第一、二、三产业交叉融合。要高度重视农村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和政权建设,增强集体经济组织服务功能,提高基层组织凝聚力和带动力。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讲话(2015年4月30日)

(1)依据材料一,指出新中国成立后政府鼓励农民成立互助组的主要目的。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当时我国经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当时党中央错误发动了哪些运动。

(3)根据材料三回答,我国政府为推动农业的发展和农村富裕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4)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你认为影响农村发展的重要因素是什么?

八年级历史综合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