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世上唯一在等你的人

刘继荣

①母亲真的老了,变得孩子般缠人,每次打电话来,总是满怀热忱地问:“你什么时候回家?”

②且不说相隔一千多里路,要转三次车,光是工作、孩子已经让我分身无术,哪里还抽得出时间回家。母亲的耳朵不好,我解释了半天,她仍旧热切地问:“你什么时候能回来?”

③几次三番,我终于没有了耐心,在电话里大声嚷嚷,她终于听明白,默默挂了电话。隔几天,母亲又问同样的问题,只是那语调怯怯地,没有了底气,像个不甘心的孩子,明知问了也是白问,可就是忍不住。我心一软,沉吟了一下。

④母亲见我没有烦,立刻开心起来。她欣喜地向我描述:“后院的石榴都开花了,西瓜快熟了,你回来吧。”

⑤我为难地说:“那么忙,怎么能请得上假呢!”她急急地说:“你就说妈妈得了癌,只有半年的活头了!”我立刻责怪她胡说,她呵呵地笑了。

⑥不久,我接到姨妈的电话:“你妈妈病了,你快回来吧。”我急得眼前发黑,泪眼婆娑地奔到车站,赶上了末班车。此时,我才知道,人活到八十岁也是需要母亲的。

车子终于到了村口,母亲小跑着过来,满脸的笑。我抱住她,又想哭又想笑,嗔怪道:“你说什么不好,说自己有病,亏你想得出!”受了责备的母亲,仍然无限地欢喜。母亲乐呵呵地忙进忙出,摆了一桌子好吃的东西,等着我的夸奖。

⑧没待几天,我就急着要回去,母亲苦苦央求我再住一天。她说,今早已托人到城里去买菜了,一会儿准能回来,她一定要好好给我做顿饭。

⑨下午,母亲精心准备的菜肴,终于端上了桌,我不禁惊异——鱼鳞没有刮净、鸡块上是细密的鸡毛、香油金针菇竟然有头发丝。母亲年轻时那么爱干净,如今老了竟邋遢得这样。母亲见我挑来挑去就是不吃,她心疼地妥协了,送我去坐夜班车。

⑩这一回,母亲仿佛满足了,她竟没有再催过我回家,只是不断地对我说些开心的事:“家里添了只很乖的小牛犊;明年开春,我要在院子里种好多的花。”听着听着,我心里一片温暖。

⑾到年底,我又接到姨妈的电话。她说:“你妈妈病了,快回来吧。”我哪里相信,我们前天才通的话,母亲说自己很好,叫我不要挂念。

⑿姨妈只是不住地催我,半信半疑的我还是回去了,并且买了一大袋母亲爱吃的油糕。

⒀车到村头的时候,我伸长脖子张望着,母亲没来接我,我心里颤颤地就有了种不祥的预感。

⒁姨妈告诉我,给我打电话的时候,母亲就已经不在了,她走得很安详。半年前,母亲就被诊断出了癌症,只是她没有告诉任何人,仍和平常一样乐呵呵地忙到闭上眼睛。姨妈还告诉我,母亲老早就患了眼疾,看东西很费劲。

⒂我紧紧地把那袋油糕抱在胸前,一颗心仿佛被人挖走。原来,母亲知道自己剩下的日子不多了,才不住地打电话叫我回家,她想再多看我几眼,再和我多说几句话。原来,我挑剔着不肯下筷的饭菜,是她在视力模糊的情况下做的,我是多么的粗心!

⒃母亲,在生命最后的时刻还快乐地告诉我,牵牛花爬满了旧烟囱,扁豆花开得像我小时候穿的紫衣裳。你留下所有的爱,所有的温暖,然后安静地离开。

⒄我知道,你是这世上唯一不会生我气的人,唯一肯永远等着我的人,也就是仗着这份宠爱,我才敢让你等了那么久。

⒅可是,母亲啊,我真的有那么忙吗?

摘自《中学生语文报》有删改

1.简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文章真真假假,处处谎言,处处又是事实,处处饱含深情。请在文章中找出至少两处这种写法的内容,并说说她们用“真实的谎言”的目的是什么。

3.结合内容,分析母亲性格特点。

4.按要求分析下列词句的表达效果。

(1)“隔几天,母亲又问同样的问题,只是那语调怯怯地,没有了底气,像个不甘心的孩子,明知问了也是白问,可就是忍不住。”一句中加点词语有什么作用。

(2)“车子终于到了村口,母亲小跑着过来,满脸的笑。……母亲乐呵呵地忙进忙出,摆了一桌子好吃的东西,等着我的夸奖。”从描写角度分析其表达效果。

5.文中说“人活到八十岁也是需要母亲的。”联系全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八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