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列两段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梁惠王曰:“晋国①,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愿比死者一洒之②,如之何则可?”

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③;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达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

(注释)①晋国:韩、赵、魏三家分晋,被周天子和各国承认为诸侯国,称三家为三晋,所以,梁(魏)惠王自称魏国也为晋国。②一:全,都;洒:洗刷。③易耨:及时除草。易,疾,速,快;耨,除草。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憾:遗憾

B. 愿比死者一洒之           比:为,替

C. 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     悌:敬爱长辈

D. 彼陷溺其民             溺:落水,引申为“深渊”

2.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长子死焉         斯天下之民至焉

B. 王往而征之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C. 恐美人之迟暮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D. 东败于齐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3.下列对甲乙两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甲乙两文都是魏国的梁惠王与孟子的对话,都体现了孟子“仁政”的思想:物质生产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

B. 孟子不仅主张养民,还主张教民,甲文连用四组排句,把自己的主张层层铺叙,渲染得有声有色,为梁惠王展现出一幅美好的前景。

C. 乙文中孟子认为小国可以打败大国,弱国可以战胜强国,施行仁政的人是无敌于天下的。

D. 两文都指出了梁惠王“不王”的问题所在,甲文是梁惠王“罪岁”,乙文则是梁惠王“夺民时”“陷民溺”。

4.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①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②可使制梃以达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