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

①(批注:第一次流泪,是伤心。作者见到那“满院狼藉的东西”,触目伤怀,才不禁潸然泪下。)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 A 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 B 着上面,两脚再向上 C ;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 D ,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②(批注:第二次流泪,看到年迈体胖的父亲为自己买橘子时的艰难,内心非常感动,所以流下眼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桔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桔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桔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桔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儿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③(批注:第三次流泪,                    

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④(批注:第四次流泪,是怀念。以在晶莹泪光中再现的父亲的背影结篇,与开头呼应,表达了作者对年迈的父亲无限思念,凄切动人。)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1.为空白处填出准确动词,并说说动词的作用是什么?

A ________ B ________ C ________ D ________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写父亲心里轻松与写父亲艰难地过铁道为儿买橘是否矛盾?为什么?

3.文中对父亲的外貌描写是“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你认为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4.文中“我”四次流泪,这四次流泪的含义有所不同,请仿照①②④处的写法,在③处也加上恰当批注,写在下面。

5.生活中,你有过为父亲而流泪的经历吗?认真阅读下面文段,在空白处补写一个恰当的句子。

为你的父亲流一滴泪吧!让这泪化作一把雨伞,为父亲遮住外面的风雨;让这泪化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