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幽幽七里香

①这世界哪怕再叫人失望,也有一种叫美好的东西,在暗地里生长。

②三层小楼,粉墙黛瓦,阅览室设在二层。靠楼梯的一面墙上,满满当当的,摆的全是书。朝南的窗户外面,植着七里香。人坐在室内看书,总有花香飘进来,深深浅浅,缠绵不绝。

③这是当年我念大学时学校的阅览室。对于像我那样痴迷读书而又无钱买书的穷学生来说,这间免费开放的阅览室,无疑是上帝赐予的一座宝藏。在那里,我如饥似渴,阅读了大量的中外文学书籍。

④其实那时,我心卑微。我来自贫困的乡下,无家室可炫耀,又不貌美,穿衣简朴,囊中时常羞涩。在一群光华灼灼的城里同学跟前,我觉得自己真是既渺小又丑陋。

⑤是读书使我的内心慢慢地变得丰盈。那真是一段妙不可言的光阴。每日黄昏,一下课, 我匆匆跑回宿舍,胡乱塞点食物当晚饭,就直奔阅览室。看管阅览室的管理员,是个三十多岁的年轻人,个高,肤黑,表情严肃。他一见我跑去,就把我看的《诗经》取出来,交到我手上,把我的借书卡拿去,插到书架上。这一连串的动作,跟上了发条似的,机械连贯,滴水不漏。我起初还对他说声“谢谢”,但看他反应冷淡,后来,我连“谢谢”两字也免了, 只管捧了书去读。

⑥读着读着,我贪心了,想把它据为己有。无钱购买,我就采取了最笨的也是最原始的办法——抄写。一本《诗经》连同它的解析,我一字不落地抄着,常常抄着抄着,就忘了时间。年轻的管理员站在我身边许久,我也没有发觉,直到他不耐烦地伸出两指,在桌上轻叩, “该走了,要关门了。”语调冷冷的。我才吃一惊,抬头,阅览室的人已走光,夜已深。

⑦我不好意思地笑笑,归还了书。窗外七里香的花香,蛇样游走,带着露水的清凉。我心情愉悦,摸黑蹦跳着下楼,才走两级楼梯,身后突然传来管理员的声音:“慢点走,楼梯口黑。”依旧是冷冷的语调,我却听出了温度。我站在黑地里,独自微笑很久。

⑧那些日子,我就那样浸透在《诗经》里,忘了忧伤,忘了惆怅,忘了自卑。我蓬勃如水边的荇菜、野地里的卷耳和蔓草。我只是单纯地迷恋着、挚爱着,无关其他。

⑨很快,我要毕业了。我突然收到了一份礼物,是一本《诗集传·楚辞章句》,岳麓书社出版的,定价七元六角,厚厚的一本。扉页上写着:赠给丁小姐,一个爱读书的好姑娘。下面没有落款。

⑩我不知道是谁寄的,我猜过是阅览室那个年轻的管理员。我再去借书,探寻似的看他, 他却无毫无异常,仍是一副冰冰冷的样子,表情严肃。我又怀疑过经常坐我旁边读书的男生和女生,或许是他?或许是她?他们却埋首在书里面,无波,亦无浪。窗外的七里香,兀自幽幽地吐着芬芳。

⑪我最终没有相问。这份特殊的礼物,被我带回了故乡。后来,又随我进城,摆到了我的办公桌上。我结婚后,数次搬家,东迁西走,丢了很多东西,但它却一直被我珍藏。每当我的目光抚过它时,心中总有一丝细微的温暖。我知道,这世界哪怕再叫人失望,总有一种叫美好的东西,在暗地里生长。

(丁立梅文,选自《愿全世界的花都好好地开》,有删改)

1.梳理全文,根据提示完成下列表格。

故事情节

阅读书籍

收到礼物

内心感受

愉悦

感动(感恩、温暖)

2.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⑧段划线句子。

我就那样浸透在《诗经》里,忘了忧伤,忘了惆怅,忘了自卑。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第②段画线句子照应文章标题,交代了看书清雅的环境,烘托了“我”读书时愉悦的心

情。

B. 文章第⑥段中的“贪心”本意为贪得无厌,不知足,这里贬词褒用,写出了“我"对知识的渴求,对读书的痴迷热爱。

C. “我”在一群光华灼灼的城里同学跟前自始至终都是自卑的,因为“我”出身贫寒、没有显赫 的家室、衣着简朴、囊中羞涩。

D. 第⑩段“窗外的七里香,兀自幽幽地吐着芬芳”照应前文,烘托了乐于助人者温暖、芬芳的形象。

E. 图书馆的年轻管理员说话语调总是冷冷的,可见他是一个冷漠、不懂得关心别人的人。

4.文章标题“幽幽七里香” 有何含义?请结合文章内 容和下面的“链接材料”所述的情形, 说说你的看 法或感悟。

[链接材料]我曾打一辆出租车,司机穿戴干净得体,车开得稳稳的,换挡、变道、打灯等都做得像驾考宝典上一样文明有礼,下车时对我说:“拿好您的随身物品,别落下。发票您拿好。下车注意安全。再见。”每一句都那么!自然,那么真诚,绝无敷衍或程式化的痕迹。我跟别人提起这位出租车司机来,别人说,你坐的是专车吧,享受的贵族待遇啊。

九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