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成长是与自我的搏斗》,完成下列小题。

成长是与自我的搏斗

①用软件合成“我的小学生证件照”,在朋友圈晒出“自制高考准考证”,穿校服戴红领巾过“六一”……不要认为这都仅仅是“怀旧”。社会调查显示,“不想长大”如今已成为一些年轻人真实的心态。依赖父母、不愿工作、卖萌扮粉……种种现象,提出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成长到底意味着什么?

②成长有两个维度,一个横向的时间轴,一个纵向的心理轴。时间流逝、年龄增加,这是最自然不过的长大,却并不必然会带来心理的成熟。在当下的事情与对未来的意识中能做出正确的平衡和选择才是心理成熟。面对童话与现实责任的冲突,我们应坦然接受成长,享受成长。勇敢面对,积极应对,方能成为一个心智成熟饱满的人,实现真正的成长。

③勇敢面对是一种责任。能够负责是人类存在最重要的本质。拳王刘易斯曾感慨:“不履行责任,是对自我成长的推卸,是不折不扣的废物。”对于人的成长来说,承担责任,是自尊自信、勇敢面对的具体表现,是自立自强的必然选择,是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我们不应该对自己负起一种责任吗?

④不想长大,对个人而言是一种自由选择,但做出这种选择的人多了,则可能让社会失去活力。陈独秀曾在《敬告青年》中批评,“退隐为弱者不适竞争之现象”,因此断言,“排万难而前行,乃人生之天职”。勇敢面对成长,是对自身的责任,更是青年人献身社会的义务和担当。

⑤“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不想长大,表面看来是对现实的妥协,究其本质是对自我的逃避,多少逃避自我的人最终陷入消极的泥潭而被集体、被社会所抛弃。唯有胜己,才能在个人志向的实现过程中,推动时代和社会的前行。司马光幼时非常贪睡,早晨总不能按时起床读书。为此,他用圆木头作了一个警枕,早上一翻身,头滑落在床板上,自然惊醒。从此他天天早早地起床读书,坚持不懈,终于写出了《资治通鉴》。马克思的大一生活充满了年轻人的躁动与轻狂,在他认识到自己的弱点之后,潜心钻研,从“问题少年”变身成了学霸,写下著名的《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一生执着,成为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试想,如果没有对自身的挑战,何以攻坚向前,成就伟业?从这个意义上讲,成长就是与自我的搏斗。

⑥“生命的路是进步的,总是沿着无限的精神三角形的斜面向上走,什么都阻止他不得”。逃避成长固然可能得到一时的安稳与平静,却也意味着失去了更多生命的精彩。以“向前走”的坚定对抗“向下滑”的逃避,以“不惜于”的勇毅克服“不敢于”的懦弱,就算再平凡的路,也能走出非凡的光彩。

1.阅读全文,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②段论述年龄的增长会带来心理的成熟,因此我们坦然接受成长,就能把自己锻炼成心智成熟的人。

B. 第③段引用刘易斯的话论述了勇敢面对是对自己担负起一种责任。

C. 第④段分析了不想长大的心态对社会的危害,并引用陈独秀的话论述勇敢面对成长是对社会的责任。

2.阅读第⑤段,简要分析作者是怎样得出“成长就是与自我的搏斗”这一结论的。

九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