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探究问题

材料一  袁隆平从20世纪60年代起进行水稻良种的培育,经多次杂交试验和筛选,于1973年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他培育的杂交水稻亩产可达650千克以上,比普通水稻增产20%以上,被称为“东方魔稻”。袁隆平在实践中提出了水稻杂交新理论,实现了水稻育种的历史性突破,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材料二:20世纪60年代,为寻找治疗疟疾的新型有效药物,许多国家组织科研力量展开研究。中国药学家屠呦呦领导科研团队,从中医药古典文献中获得灵感,在极为艰苦的科研条件下,经过数百次实验,终于在70年代初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青蒿素类药物对疟疾的治愈率很高,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可和大力推广,使全球数亿人受益。由于对人类生命健康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据材料一、二,指出袁隆平和屠呦呦科技成果的主要共同之处。

材料三  中国和美国知识技术资源占世界的比重表

1990年

1995年

2000年

2005年

2010年

2012年

2013年

发明专利申请数(%)

中国

1.02

1.78

3.77

10.17

19.68

27.80

32.66

美国

17.16

21.78

21.48

22.94

24.66

23.12

23.12

科技论文发表数(%)

中国

1.32

1.58

2.87

5.86

8.34

15.45

19.60

美国

40.16

34.51

31.06

28.98

27.18

36.08

35.49

总体知识资源(%)

中国

0.86

1.28

3.92

8.45

15.55

19.65

22.20

美国

39.90

36.63

27.85

24.28

21.34

22.71

22.45

——胡鞍钢等《对中美综合国力的评估(1990—2013年)》

(2)据材料三,指出1990年以来中国“知识技术资源占世界的比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依据所学知识,探究其成因?

(提示:需答对4个成因)

九年级历史综合题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