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征战藏区的16个月中,各族人民支援红军粮食约1000万斤,牛、羊、马、猪等各类牲畜总数约20万头……红军北上后,3800名伤病员留在康北藏区,甘孜白利寺的格迭活佛就组织僧俗进行救护……长征中,四川参加红军的各族青年达45000多人。阿坝藏族自治州当年参军的少数民族青年就有5000多名……

——摘编自周瑞海《论少数民族在红军长征中的地位和作用》

材料二   妇女、学生甚至童子军组成了战时服务团开上前线;文艺、戏剧界纷纷组织救亡演剧队或上前线,或赴敌后编演抗日剧目;在沦陷区,工潮、学潮严重困扰着占领军当局;作家以犀利的笔创作抗日文学作品;隐蔽战线的工作队翦除汉奸,截取情报。

——摘编自安瑞《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历史启示》

材料三   我国革命战争发展到解放战争时期,已经是大兵团作战,需要有雄厚的后勤支援力量。当时华东野战军本身的后勤力量有限,衣食住用及许多战勤工作几乎全靠人民群众来承担。在三年解放战争中,山东人民有七百多万人参加了支前行列,保证了“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为这一战役的胜利,提供了可靠的物资保障。……这一战役的胜利,使长江以北的华东、中原地区基本上获得解放.为解放军渡江作战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摘编自何晓环《淮海战役史》

(1)根据材料一,简述“民拥军”的史实。

(2)根据材料二,列出抗日战争中的各阶层或界别名称,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对整个抗日战争局面所起到的作用。

(3)根据材料三,指出“这一战役”的名称。

(4)综合以上材料,阐明人民群众与创造历史的关系。

八年级历史综合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