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过程中,实施了一系列经济政策,这些政策给中国社会的发展带来了重要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的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材料一提到的土地改革法的内容什么?从土地所有制方面来看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二:1953—1957年,我国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产值增长速度和比重变化表

变化行业

1953年农轻重比例(%)

1957年农轻重比例(%)

1953—1957年平均增长速度(%)

农业

52.8

43.5

4.5

轻工业

29.6

29.2

12.8

重工业

17.6

27.3

25.4

(2)从材料二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哪一行业发展最快?这种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党和政府实施了哪一发展规划?你是如何看待这一规划的?

材料三:1952—1956年国民收入结构表(单位%)

年份

国营经济

合作社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个体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1952年

19.1

1.5

0.7

71.8

6.9

1956年

32.2

53.4

7.3

7.1

趋于零

——胡绳《中国共严党的七十年》

(3)材料三所示国民经济发生变化源于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它的实质是什么?

材料四:农村改革以前,农村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统一经营,集中劳动,统一分配,吃“大锅饭”。农民缺少生产自主权,辛辛苦苦千一年活,到年终结算,收入不多,因此生产积极性不高。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责任明确。

——改编自《部编版八年级历史课本》

(4)根据材料三回答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人民公社体制有何区别?

(5)综上所述,你认为经济发展中要注意什么问题?

九年级历史综合题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