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镜子与面具

〔阿根廷)博尔赫斯

①克朗塔夫一战,揶威人威风扫地,高贵的国王召来诗人对他说:

②“最显赫的功绩如果不用文字铭记下来也要失去它的熠熠光彩。我要你歌颂我的胜利,把我赞美。我将成为埃涅阿斯,你将成为讴歌我的维吉尔。这件事会使我们两人永垂不朽,你认为自己能不能胜任?”

③“能,国王陛下,”诗人说,“我是歌手。我潜心研究韵律学有十二年之久。作为正宗诗歌基础的三百六十个寓言我都记诵。厄尔斯特和芒斯特的史实都积蓄在我的琴弦上,一触即发。我满腹珠玑,最古雅的字句、最深奥的隐喻都如数家珍。我掌握我们这门艺术的秘密,平庸之辈莫测高深。我可以赞扬爱情、偷盗牲畜、航海和战争。我了解爱尔兰所有王室的神话般的家谱。我深谙药草的功效、星象占卜、数学和教会法规。我在公开的比赛中打败了我的对手。我精通讽刺,而讽刺能诱发包括麻风在内的皮肤病。我会使剑,在陛下的战役中已经证明。我只有一件事不懂:那就是如何感激陛下的恩赐。”

④国王很容易对别人的长篇大论感到厌烦,听他说完,舒了一口气:“那类事情,我很清楚。听说夜莺已在英格兰歌唱。等雨和雪的季节过去,你就在朝廷当着诗人社的成员朗诵你的颂歌。我给你整整一年的时间。每字每行,你都得推敲斟酌。你知道寡人的脾气,报酬决不会亏待你夙夜劬劳。”

⑤“陛下,最好的报酬莫过于一睹圣颜。”诗人说。诗人颇通谄媚之道。

⑥他行礼告辞,心里已经琢磨出一些诗句。

⑦这一年瘟疫流行,叛乱频仍,期限到时诗人交上颂歌。他根本不看手稿,不慌不忙地背诵起来。国王不住点头赞许。①满朝文武,甚至挤在门口的人都看样学样,尽管一个字都没有听清。

⑧最后国王发话了。

⑨“我认可你的作品。那是又一次胜利。你赋予每一个词真正的含义,你用的形容词无一无出处,都有最早的诗人的先例。整篇颂歌中的形象在古典作品中都有根有据。你熟练地运用了脚韵、叠韵、近似韵、音量、修辞的技巧、格律的呼应。爱尔兰文学即使泯灭——凭你的古典似的颂歌就能重建。”

⑩他静默了片刻,接着又说:“好虽然好,但是毫无反应。脉管里的血流并没有加速,手没有抓起弓箭,谁的脸色都没有变,谁都没有发出战斗的呐喊,谁都没有挺起胸膛面对北欧海盗。我们再给你一年时间,期待你另一篇颂歌。现在赐给你   A   ,作为嘉奖。”

⑪“我明白了,十分感谢。”诗人说。

⑫星移斗转,又是一年。夜莺再次在撒克逊的森林里歌唱,诗人带着手稿来了,这次的诗没有上次长。②他并没有背诵,而是期期艾艾地照念,略去了某些段落,仿佛他自己根本看不懂,或者不愿糟蹋它们。诗篇很怪,不是战争的描写,而是战争本身。在战斗的混乱中,扰扰攘攘的是三位一体的神、爱尔兰的异教神灵和几百年后在近代初期纷争的神灵。诗的形式也相当怪:单数名词后面跟的是复数动词,介词的用法也不符合通用的规则,败笔和精彩之处混杂,隐喻牵强附会……

⑬国王同身旁的文人交谈了几向,开口说:“你的第一篇颂歌可以说是集爱尔兰古今诗歌之大成。这一篇胜过上篇,同时把上篇彻底推翻,令人瞠目结舌、目瞪口呆。愚昧的人看不出它的妙处,只配有学问的人欣赏。这部手稿将用象牙盒子保存。我们期待你的生花妙笔再写出一篇更高明的作品。”国王微笑着补充说,“我们都是寓言里的人物,要记住寓言崇尚三之数。”

⑭诗人壮胆说:“巫师的三种本领,三人为众,还有那不容置疑的三位一体。”

⑮国王又说:“作为我们赞许的表示,赐给你   B   。”

⑯“我明白了,十分感谢。”诗人说

⑰又满了一年。这次诗人空手而来。国王见到了他不禁有点吃惊:他几乎成了另一个人。某些东西(并不是时间)在他脸上刻画了皱纹,改变了模样。他的眼睛仿佛望着老远的地方,或者瞎了。诗人请求同国王单独说几句话。

⑱“你写了颂歌没有?”国王问道。

⑲“写了,”诗人悲哀地说。“但愿我主基督禁止我这么做。”

⑳“你能念念吗?”

㉑“我不敢。”

㉒“我给你所欠缺的勇气。”国王宣称。

㉓诗人念出那篇诗。只有一行。

㉔诗人和国王都没有大声念出那行诗的勇气,只在嘴里品味,仿佛它是秘密的祈祷或者诅咒。国王诧异和震惊的程度不下于诗人。两人对瞅着,面色惨白。

㉕“我年轻的时候,”国王说,“曾向西方航行。我看到银的猎犬咬死金的野猪,我们闻到魔苹果的香味肚子就饱了,我见到火焰的城墙。在一个最远的岛上,有一个通天河,河里有鱼,河上有船。这些都是神奇的事物,但不能同你的诗相比,因为你的诗仿佛把它们全包括在内了。什么巫术使你写出来的?”

㉖“天快亮时,”诗人说,“我一觉醒来,念念有词,开始自己也不明白什么意思。那几个字就是一篇诗。我觉得自己犯了天主不会饶恕的罪孽。”

㉗“正是我们两人现在共犯的罪孽,”国王悄声说。“了解到美的罪孽,因为这是禁止人们问津的。现在我们该为之付出代价了。我赐給你   A    B  ;这里是第三件,也是最后的一件礼物。”

㉘国王拿一把匕匕首放在诗人手里。

㉙据我们所知,诗人一出王宫就自杀了;国王成了乞丐,在他的王国四处流浪,再也没有念过那句诗。

1.请结合文中语句,概括诗人前两首诗歌的特点。

语句

特点

用的形容词无一无出处。熟练地运用了脚韵、叠韵、近似韵、音量、修辞的技巧、格律的呼应,好虽然好,但是毫无反应。

①_________

诗篇很怪。诗的形式也相当怪。愚昧的人看不出它的妙处,只配有学问的人欣赏。

②_________

只有一行。神奇。美。

简洁却真实

2.文中诗人吹嘘自己“精通讽刺,而讽刺能诱发包括麻风在内的皮肤病。”这句话不仅暴露了他的无知,也让读者领略了博尔赫斯炉火纯青的讽刺艺术。请阅读小贴士,仿照示例,在①②两句中任选一处做批注。

(示例)

原句:我精通讽刺,而讽刺能诱发包括麻风在内的皮肤病。

批注:诗人标榜自己精通讽刺,为此还特意补充介绍说讽刺能诱发皮肤病。殊不知此“讽刺”非彼“粉刺”,如此简单的一句话就暴露了诗人无知的本质和故意卖弄才学的丑态,也让读者对其之前滔滔不绝的夸耀产生了怀疑。

我选_______________句进行批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说的题目是《镜子与面具》。诗人呈献两首诗后,国王将一面银镜和黄金面具赠予诗人作为嘉许。请联系镜子、面具的特点或功能以及两首诗歌的特点,推测A、B两处国王先后赐予诗人的物品分别是什么并阐述你的理由。

4.“匕首”在博尔赫斯的文学作品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意象。请联系链接材料,分析为何国王在诗人创作出第三首诗歌后,赐予了他一把匕首。

链接材料:

“它不仅是一件金属制品;人们构想了它,造就了它,是为了一个十分精确的目的:在一种永恒的意义上,它就是昨夜在塔瓜伦坡刺死了一个人的匕首;是雨点般落到恺撒身上的匕首。它渴望杀戮,它渴望布散突然的血。……它一被掌握就兴奋起来,因为金属顿时有了生气,金属每接触到杀人者就有预感,匕首是人们为杀人者制造的。”

(节选自博尔赫斯《匕首》)

九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