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成长与成功

①当我们说一个人成长了,通常意义上不是指他的身体长高了,或者年龄长大了,而是指他在精神和思想层面更加成熟了。成长,意味着一个人的思想更加丰富、心灵更加充实、能力不断增加、经验日益丰富、意志更加坚强、个性更加圆润。而停止成长,则意味着一个人停止了对思想和精神境界的追求,就像一棵树的树枝不再伸向天空,没有了触摸蓝天的渴望。

②很多人在看待人生时都存在一个误区,那就是更加看重成功,而常常忽略成长。成功是什么?按照世俗的定义,当一个人在社会上取得了财富、名誉和地位时,我们就说这个人成功了。但事实上,这一成功的定义本身就是有问题的,因为从本质上讲,成功不是得到了什么,而是一个人成长的自然结果。成功不是某种静态的东西,可以守株待兔地等来;那些唾手可得的成功,与其称其为“成功”,不如叫做“运气”,人们看待成功,未免过于简单粗暴:只看结果本身,而不去探索产生结果的路径。成功是怎么来的?是通过自身艰苦卓绝的努力得来的。

③王安石笔下的方仲永,五岁时,指物作诗立就,然其父未能关注其成长,满足于邑人的“宾客”之道,“钱币”之诱,“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十多年后,天赋超人的方仲永“泯然众人矣”。而居里夫人,几十年如一日,埋头科学研究。在获得诺贝尔奖之后,依然沉醉于科学的世界,“像一个小孩儿迷醉于神话故事一般”,将更大的精力投入到对未知的探寻之中,经验日益丰富,意志更加坚强,再次获得诺奖的垂青。由此可见,持续不断的成功就是一路成长的必然结果。

④成功在人生当中可能只是昙花一现,但是成长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成功很大程度上依靠外在和别人对你的评价,但成长却是内在的,你可以真实地感受内心的愉悦,一旦成功,你可能会担心失去,但如果你成长了,没有任何人可以剥夺。有时失去成功的速度比退潮还快,但是缓慢的成长却可以让你充满自信。如果我们这个社会能够把人生成长的过程作为一种成功的标志,那么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是成功者。所谓的“只问耕耘,不问收获”。耕耘是不断的成长,收获是必然的结果。如果我们只向往结果,而忽略成长,必然拔苗助长,最后枯萎而死。我们都见过飞舞的蝴蝶,在展翅飞翔的一刻,它是如此美丽,但请别忘了,在美丽的背后,它曾经有过毛毛虫的爬行、织丝成茧的辛劳、黑暗中的等待,以及破茧化蝶的痛苦。

1.文中第三段引用方仲永和居里夫人的故事,其目的是什么?

2.根据文章内容,给“成功”下一个定义。

3.本文阐述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根据文意简要回答。

4.下列哪个人物最能体现文中“成长与成功”的关系?请结合他们的事例简要分析。

(1)《邓稼先》中的邓稼先

(2)《伟大的悲剧》中的斯科特

(3)《范进中举》中的范进

九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