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

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1.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战国策》又称《国策》,是西汉刘向根据战国时期的史料编订的,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着重记载了策士谋臣的策略和言论。

B.《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纪传体著作,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C.“晋侯”“秦伯”指晋文公和秦穆公,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D.“为变徵之声”指发出变徵的声音。古代音乐分为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
2.依据词类活用情况,与例句中加点的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封,燕王拜送于庭

A.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

B.又而为歌

C.皆白衣冠以送之

D.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
3.对下列句子文言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A.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B.群臣侍殿上者

C.夫晋,何厌之有?

D.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2)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