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

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 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

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 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________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 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

(节选自《战国策》)

(乙)

秦欲伐齐,齐、楚之交善,惠王患之。张仪曰:“王其为臣约车并币,臣请试之。”张仪南见楚王,曰:“大王苟能闭关绝齐臣请使秦王献商於之地方六百里若此齐必弱齐弱则

必为王役矣。”楚王大说。

(节选自《战国策》)

1.下列对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大王苟能闭关绝齐/臣请使秦/王献商於之地/方六百里/若此/齐必弱/齐弱则必为王役矣

B. 大王苟能闭关绝齐/臣请使秦王献商於之地方/六百里/若此/齐必弱/齐弱则必为王役矣

C. 大王苟能闭关绝齐/臣请使秦王献商於之地/方六百里/若此/齐必弱/齐弱则必为王役矣

D. 大王苟能闭关绝齐/臣请使秦/王献商於之地方/六百里/若此/齐必弱/齐弱则必为王役矣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币:文中指礼物。《说文•巾部》:“币,帛也。”“币”本是赠人的纺织品。

B. 陛下:原来指的是站在台阶下的侍者,后来成为对帝王的尊称,文中指秦王。

C. 九宾:宾,同“傧”。九宾是我国古代外交上最为隆重的礼节,有九个迎宾赞礼的官员司仪施礼,并延引上殿。

D. 郎中:官名,即帝王侍从官的通称。其职责原为护卫、陪从,随时建议,备顾问及差遣。战国始有,秦汉常置。

3.下列对甲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到秦国后,荆轲首先用重金贿赂秦王宠臣,请其在秦王面前代为说好话,可见荆轲富有谋略,并非单纯的匹夫之勇。

B. 秦舞阳久处蛮夷之地,缺少见识,所以面对秦王的威仪而露怯;而荆轲巧做解释,表明荆轲的见识与气度都远在秦舞阳之上。

C. 荆轲独自上殿,展开完地图后,持匕首刺向秦王,而“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表现得相当狼狈。

D. 关键时刻,秦王侍医夏无且用手中捧着的药囊掷向荆轲,虽然未能阻止荆轲行刺,但却为秦王赢得了拔剑的时间。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

⑵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简单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