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以下3题。

刘仁轨,字正则,汴州尉氏人。少贫贱,好学。值乱,不能安业,每动止,画地书空,寓所习,卒以通博闻。武德初,河南道安抚大使任瑰上疏有所论奏,仁轨见其稿,为窜定数言。瑰惊异,补息州参军。转陈仓尉。部人折冲都尉鲁宁者,豪纵犯法,县莫敢屈。仁轨约不再犯,而宁暴横自如,仁轨搒杀之。州以闻,太宗曰:“尉而杀吾折冲,可乎?”召诘让。仁轨对曰:“宁辱臣,臣故杀之。”帝以为刚正,更擢咸阳丞。

贞观十四年,校猎同州。时秋敛未讫,仁轨谏曰:“今兹澍泽①沾足,百谷炽茂,收才十二。常日赘调,已有所妨。又供猎事,缮桥治道,役虽简省,犹不损数万。少延一旬,使场圃毕劳,陛下六飞②徐驱,公私交泰。”玺书褒纳。拜新安令。累迁给事中。为李义府所恶,出为青州刺史。显庆五年,伐辽,义府欲斥以罪,使督漕,而船果覆没。坐免官,白衣随军

百济③再被乱,僵尸如莽,仁轨始命瘗④埋吊祭焉。葺复户版,署官吏,开道路,营聚落,复防堰,赈贫贷乏,劝课耕种,为立官社,民皆安其所。遂营屯田,以经略高丽。仁愿至京师,帝劳曰:“若本武将,军中奏请,皆有文理,何道而然?”对曰:“仁轨之辞,非臣所能。”帝叹赏之,超进仁轨六阶,真拜带方州刺史,赐第一区,厚赉妻子,玺书褒勉。

时刘仁愿为卑列道总管,诏率兵度海,使代旧屯,与仁轨俱还。仁轨曰:“上巡狩方岳,又经略高丽。方农时,而吏与兵悉被代,新至者未习,万一蛮夷生变,谁与捍之?不如留旧兵毕获,等级遣还。仁轨当留,未可去。”仁愿不可,曰:“吾但知准诏耳。”仁轨曰:“不然。苟利国家,知无不为,臣之节也。”因陈便宜,愿留屯。诏可。

武后临朝,复拜左仆射,改文昌左相、同凤阁鸾台三品。卒年八十五。诏百官赴哭,册赠开府仪同三司、并州大都督,陪葬乾陵。赐其家实封三百户。

(选自《新唐书》。有删节)

[注]①澍泽:雨水。②六飞:舆轮。③百济:国名。位朝鲜半岛西南部。其时被唐军攻占,为攻打高丽扫清障碍。④瘗(yì):尸体或随葬物。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为定数言             窜:删改,修改

B.百济再乱             被:遭受

C.劝耕种               课:赋税

D.因陈便宜,愿留屯       便宜:好处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宁暴横自如         以其求思之深无不在也

B.州闻               焉用亡郑陪邻?

C.李义府所恶         乃令秦武阳

D.吾知准诏耳         卿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太宗去同州校猎。刘仁轨劝谏太宗延迟校猎,让百姓完成秋收,不再承担校猎之差役,可见刘仁轨体恤百姓。

B.百济战乱后,民生涂炭。刘仁轨采取埋祭死者、登记户口、任命官长、开筑道路、营聚村落、修复堤堰等一系列措施,使百姓安心安居。

C.太宗召还刘仁愿与刘仁轨。刘仁轨认为官吏兵将都被替换,新来者不熟悉情况,万一当地有变,很难抵御,就自请留守。足见其既有远见又顾大局。

D.刘仁轨逝世,武后让百官前去吊唁,并追封官职,陪葬皇陵,厚赐其家。这是对刘仁轨功绩的充分肯定。

4.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瑰惊异,补息州参军。

译文:

(2)今兹澍泽沾足,百谷炽茂,收才十二。

译文:________

(3)坐免官,白衣随军。

译文:

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