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小题。

(一)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节选自《阿房宫赋》)

(二)

秦兵逼肥水而陈,晋兵不得渡。谢玄遣使谓阳平公融曰:“君悬军深入,而置陈逼水,此乃持久之计,非欲速战者也。若移陈少却,使晋兵得渡,以决胜负,不亦善乎!”秦诸将皆曰:“我众彼寡,不如遏之,使不得上,可以万全。”坚曰:“但引兵少却,使之半渡,我以铁骑蹙而杀之,蔑不胜矣!”融亦以为然,遂麾兵使却。秦兵遂退,不可复止。谢玄、谢琰、桓伊等引兵渡水击之。融驰骑略陈,欲以帅退者,马倒,为晋兵所杀,秦兵遂溃。玄等乘胜追击,至于青冈;秦兵大败,自相蹈藉而死者,蔽野塞川。其走者闻风声鹤唳,皆以为晋兵且至,昼夜不敢息,草行露宿,重以饥冻,死者什七、八。初,秦兵少却,朱序在陈后呼曰:“秦兵败矣!”众遂大奔……

谢安得驿书知秦兵已败时方与客围棋摄书置床上了无喜色围棋如故。客问之,徐答曰:“小儿辈遂已破贼。”既罢,还内,过户限,不觉屐齿之折。      (节选自《肥水之战》)

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人之,亦不甚惜    视:对待

B.戍卒叫,函谷       举:发动

C.草行露宿,以饥冻    重:加上

D.客问之,答曰       徐:慢慢地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不敢言敢怒          后人哀之不鉴之

B.齐、楚精英          不觉屐齿

C.多九土之城郭         玄等乘胜追击,至青冈

D.使晋兵得渡,决胜负  使不得上,可万全

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谢安得驿书/知秦兵已败时/方与客围棋/摄书置床上/了无喜色/围棋如故。

B.谢安得驿书/知秦兵已败/时方与客围棋/摄书置床/上了无喜色/围棋如故。

C.谢安得驿书/知秦兵已败时/方与客围棋/摄书置床/上了无喜色/围棋如故。

D.谢安得驿书/知秦兵已败/时方与客围棋/摄书置床上/了无喜色/围棋如故。

4.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阿房宫赋》用了大段的排比句表现秦朝统治者的骄奢淫逸,而用十几个字描写其灭亡的过程,这种详略布局,使文章主题更加鲜明突出。

B.秦国灭亡六国,掠取了大量财富;而六国统治者的财富也都是从人民那里掠取的。六国的灭亡,可以说是统治者执政行为的必然结果。

C.从《肥水之战》的选文中可以看出,晋军之所以取得胜利,主要原因是谢玄、谢安等人在战场上灵活机智、指挥若定,表现出高超的军事才能。

D.《淝水之战》选文中详细描写了晋秦两军的战斗过程,在结尾处补写了朱序在秦军的行为。这看似不经意的一笔,却是造成秦军失败的重要原因。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2)融驰骑略陈,欲以帅退者,马倒,为晋兵所杀,秦兵遂溃。

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