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而不至,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有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1.下列加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夫以近,则游者众夷:平坦

B.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景象

C.后世之谬其莫能名者传:传记

D.而又不随以怠:懈怠

2.选出“其”字用法与意义都相同的一项(      )(3分)

A.后世之谬传莫能名者视下也,亦若是则已

B.以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欲加之罪,无辞乎

C.孰能讥之乎以乱易整,不武,吾还也

D.而余亦悔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工欲善事,必先利其器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3分)

A.作者认为,要到达奇伟、瑰怪和非常的地方,需要志、力、物,三者之中,志最重要。

B.作者认为只要尽了“吾志”,即使没有到达奇伟、瑰怪和非常的地方,也是没有什么值得后悔的。

C.平坦而近的地方,游览的人多,但这些人看不到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D.作者对古人“求思之深”做了赞扬,但古人没有得出自己这样的结论他感到很惋惜。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每句4分,共8分)

(1)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________

(2)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________

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