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父 子 行

李 健

一个饥荒年代,艾德罗与儿子乔伊要去一个富足的地方谋生。  中午,他们填饱肚皮,正待继续赶路,几辆色彩斑斓的马车从身边驶过,原来是个杂技团。乔伊被探出车窗并不时挥动着帽子的小丑吸引,他的视线一直跟着马车,父亲叫他,他都没有听见。马车在一个广场中间停了下来,一个留着浓密胡子的胖老头正指画着吩咐人们架起围栏,搭上帐篷。乔伊不由自主地走了过去,父亲默默地跟着。行至围栏边,乔伊抬头看了看父亲,又用手拉了拉他的衣角,然后小声地说:“看场表演吗?看场表演吗?”

父亲没有回答,好像在思索着什么。是的,在家乡时,儿子一直迷恋杂技,梦想成为杂技演员。他只带儿子看过一场表演,没有围栏没有帐篷,那最多是乡里人组织的一场义演。但从那时起,乔伊经常提出要看一次真正的表演,可他一直无力满足孩子的要求。艾德罗摸了摸衣兜,摇了摇头,拉起儿子转身走去。孩子不住地回头,脚下拖起层层尘土。

走到围栏拐角,父亲发现土道上积了很多污水,他们不得不从围栏里钻过,可在他们要从另一端钻出的时候,竟有一个人站在了围栏的边上。

这个人是杂技团的那个胖老头,他叼着黑色烟斗,挺着他那特有的大肚子,一脸严肃地说:“先生,我在那边已注意你们很久了,我想…”

“您可不要误会…”艾德罗神色慌张。

胖老头只注意乔伊,并走过来,用手摸了摸乔伊的双臂与胯骨,然后喃喃说道:“没想到,在这儿还能遇到一块做杂技演员的上好材料!”他转身对艾德罗说道:“先生,我叫费斯勒,是这个杂技团的老板。如果您想让您的孩子做一名杂技演员,并不至于忍饥挨饿,那么,我可以满足您的愿望。”

乔伊听到这句话,眼中立刻出现了异样神采。可父亲一把拽过乔伊。

“等等,先生。”费斯勒拦住去路,说道,“我刚才听您说,您的孩子很想看这场表演,是吗?”

“啊…是的,可…”

“好了,跟我来,今天我就让你们看一场真正的杂技表演。”说完,他转身朝围栏的门口走去。儿子眼中充满了恳求的目光,父亲很难地下了决心:“好吧。”乔伊听后,撒欢似的追着费斯勒去了。

费斯勒把他们安排在了一处非常适于观看表演的位置,等他要离开时,乔伊忽然提出要参观一下后台。费斯勒欣然同意了。

其他座位上都已坐满了人,乔伊还是没有回来。这时,一个头戴草帽的男孩从人缝中挤了进来,看样子与乔伊年龄相当,他很有礼貌地问道:“先生,请问,我可以坐在这里吗?”

“这里有人,孩子。”那孩子一脸可怜相,说:“我能先坐一会儿吗?”艾德罗为难,还是点了头。表演快开始时,乔伊回来了,当他看到坐在他位置上的男孩时,便责问起父亲。那个男孩好像要自觉地离开。乔伊犹豫一下,说:“不,不,我们可以挤一挤。”两个孩子相互“嘿嘿”一笑。

两个小时的表演很快就结束了。

退场时,艾德罗本能地摸摸腰间,他的钱袋不翼而飞了。他猛然想起了那个草帽男孩,可那男孩已不知所踪了。艾德罗知道,没有了那些钱,就等于被判了死刑。但他在儿子面前只是装作在整理衣服的样子。过了一会,他突然对乔伊说:“你看,孩子。我竟然忘了一件重要的事情,免费看了一场表演,不说声谢谢就走,很不礼貌。”“是的,那我们赶紧去吧。”乔伊说道。“不…不,用不着这么兴师动众,我自己去就可以了。”

但艾德罗却没有向费斯勒道谢,而是对他说了丢钱的事。费斯勒听后,冷言说道:“先生,您要知道,我们从来不负责观众财物安全。”

“您听我说,我可没那个意思。我记得,演出前您曾对我说,我儿子是块做杂技演员的好材料…”  “你是想把他卖给我?”

“不,我怎么会把儿子卖给别人呢。我…我只是想去开个小店,可现在没有钱了,您…等我有了钱,我肯定会来偿还的。”

费斯勒犹豫了一下,就给他一笔贷款。

十年后,乔伊已是马戏团最有名的杂技演员。有一天,艾德罗父子相聚,又被安排看戏,身边竟坐着乔伊和戴草帽的人。只见戴草帽的人说:“先生,我可不是什么技艺高超的小偷,我是费斯勒的儿子。当时,是您的儿子把这个钱袋绕过您的后背递给我的。”他从怀中掏出了那个钱袋。艾德罗接过一看,的确是他的,里面的钱分文没动。(有删改)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艾德罗知道儿子喜爱看马戏团的表演,但是一直没有出钱让儿子看一场像样的表演,可见他并不支持儿子发展爱好。

B.“看场表演吗?看场表演吗?”的恳求,“脚下拖起层层尘土”的细节,主要表现的是乔伊不知生活艰辛的顽童心理。

C.费斯勒拦住艾德罗父子,不听艾德罗根本就不是想逃票看演出的解释,所以艾德罗内心很气愤,就拽着儿子要快速离开。

D.艾德罗很爱面子,他即使钱袋丢失,也不愿让儿子知道他内心的慌张,即便需要费斯勒资助,也不好意思直接开口。

E.作品通过乔伊意外走进马戏团的故事,深刻揭示了生活充满变数的现象,也表现出乔伊努力追求梦想的勇气和机智。

(2)作品中的费斯勒这一形象具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

(3)乔伊这一形象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4)作品以十年后的再相聚来结尾,有什么用意?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