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唐朝政策开明,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声名远播四海,是中国历史上令人振奋的一段时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帝(唐太宗)问:“何谓明君?”,征曰:“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帝赞。……征死后,帝曰:“以铜为鉴(意:镜子),可以正(意:整理)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国家)兴替;以人为鉴,可以知(个人)得失”。

(1)请用一句成语概括材料一中魏征的回答。据材料一,请概括唐太宗治理国家的具体措施。

材料二贞观十五年(641年)正月,……赞普亲自到柏海迎接公主。回到吐蕃后,他对亲近的人说:“我父祖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

——选自《中华上下五千年》

(2)材料二反映的是唐朝历史上哪一重大事件?结合所学知识,请说明这一事件在历史进程中的重大作用。

材料三唐朝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中外交流达到鼎盛时期,当时有3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唐朝有友好交往,每年都有大批外国客人前往长安。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主要原因。

材料四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改进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唐朝前期的100多年中,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和推广了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经济发展迅速,社会呈现繁荣景象。

(4)列举唐朝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生产工具两例。除材料四中提到的生产工具的革新和推动因素外,唐朝经济发展迅速的主要因素还有哪些?

七年级历史综合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