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辛亥革命后,兴起了“实业救国”的浪潮。1912—1919年,中国的地主、官僚、商人、资本家兴办厂矿四百七十余个,新厂矿的投资加上扩建增资共计一亿三四千万元,超过1912年以前50年民族资本一亿三千万元的投资总和。1914年中国面粉出口10万担;1915年出口20多万担;1916年出口30多万担;1917年出口80万担;1918年出口达210万担;1919年出口超过275万担。

材料二:他从1895年开始筹办大生纱厂……他为了开发沿海滩地,围垦造田,兴修水利,推广农业技术改良措施,扩大产棉区……他在发展交通运输事业上,于1905年创立了大达内河小轮公司,开拓苏北内河运输……他用工厂的利润兴办科学、文化、教育事业和社会公益机构……

请回答:

(1)材料二中的“他”是谁? (2分)

(2)材料一反映出我国民族工业发展进入什么时期? (2分)

(3)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这种现象能长期维持吗?(8分)

八年级历史综合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