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什么力量迫使他们搞改革呢?这就是把俄国拖上资本主义道路的经济发展的力量。地主农奴不能阻挠俄国同欧洲商品交易的增长,不能保持住旧的崩溃的经济形态,如克里木战争显示出农奴制俄国的腐败和无能。解放以前,农民的“叛乱”每十年都要高涨一次。这使头号大地主亚历山大二世也不得不承认,从上面解放比等待从下面推翻要好些。

——列宁《“农民改革”和无产阶级农民改革》

材料二  1831年的一天,在美国南方城市新奥尔良的奴隶拍卖市场上,奴隶主们正用皮鞭毒打黑奴,还用烧红的铁条烙他们,一位北方来的年轻水手看到眼前的悲惨景象,愤怒地说:“太可耻了!等有了机会,我一定要把这奴隶制度彻底打垮!”1861年他当上了美国总统,实现了这个伟大的抱负。

材料三  1868年4月,日本天皇率领群臣宣读“五条誓文”,决心励精图治,锐意改革。……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军事;大学归功于美国。

——《资本的年代》

(1)上述三则材料分别反映了哪些重要历史事件?试着给它们拟定一个合适的主题。(4分)

(2)从材料一归纳出俄国实行农奴制改革的原因。(至少写两点,不得照抄原文)(2分)

(3)材料二中“北方来的年轻水手”是谁?(1分)他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什么障碍?(1分)他最大的功绩是什么?(1分)

(4)依据材料三,分析日本社会改革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2分)

(5)俄日通过改革方式到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而美国通过战争扫清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有人说改革好,有人说战争好,你认为评价历史事件的标准是什么?(1分)

九年级历史综合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