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历史总是以各种形式呈现与于现实当中。我国当代著名文化学者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个名称成为一个时代的符号)

材料一  香港的水坑口街,(原名叫“波些臣街”——possionpoint“占领街”)……这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那美丽的香港海湾被冠以维多利亚女王的名字,以纪念英国对一个古老文明的胜利.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复兴之路上》

(一处遗迹流下一段痛苦的记忆)

材料二  如图(圆明园)

材料三  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以海关税、盐税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沾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7课《抗击八国联军》

(1)材料一中英国“对一个古老文明的胜利”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英国人将“香港海湾被冠以维多利亚女王的名字”有何条约依据?

(2)材料二遗址能够让你直接联想起中国历经哪次惨痛的遭遇?

(3)材料三出自中国近代哪一个不平等条约?这场战争给中国社会造成怎样的影响?

(4)读史使人明智,通过以上材料,你有何感悟?

九年级历史综合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