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①我们总是想,今天如此,明天也会如此,生活将照常进行下去。然而,事实上迟早会有意外事件发生,打断我们业已习惯的生活。人生在世,总会遭受不同程度的苦难,世上并无绝对的幸运儿。所以,不论谁想从苦难中获得启迪,该是不缺机会和材料的。

②突如其来的灾难会打断我们习惯的生活,同时也迫使我们与外界事物拉开一个距离,回归自己。如果我们善于利用这个机会,就会获得一种看待人生的新的眼光。一个历尽坎坷而仍然热爱人生的人,他胸中一定藏着许多从痛苦中提炼的珍宝。

③面对社会悲剧,我们有理想、信念、正义感、崇高感支撑着我们,我们相信自己在精神上无比地优越于那迫害乃至毁灭我们的恶势力,因此我们可以含笑受难,慷慨赴死。我们是舞台上的英雄,哪怕眼前这个剧场里的观众全都浑浑噩噩,是非颠倒,我们仍有勇气把戏演下去,演给我们心目中绝对清醒公正的观众看,我们称这观众为历史、上帝或良心。弗兰克说得好:以有尊严的方式承受苦难,这是一项实实在在的内在成就,因为它证明了人在任何时候都拥有不可剥夺的精神自由。

④可是,面对自然悲剧,我们有什么呢?当史前人类遭受大洪水的灭顶之灾时,当庞贝城居民被维苏威火山的岩浆吞没时,他们能有什么慰藉呢?地震,海啸,车祸,空难,瘟疫,绝症……大自然的恶势力轻而易举地把我们或我们的亲人毁灭。我们面对的是没有灵魂的敌手,因而不能以精神的优越自慰,只愈发感到了生命的卑微。没有上帝来拯救我们,因为这灾难正是上帝亲手降下。我们愤怒,但无处泄愤。我们冤屈,但永无伸冤之日。我们反抗,但我们的反抗孤立无助,注定失败。然而我们未必就因此倒下。也许,不具英雄色彩的勇气是我们最真实的勇气。我们以此维护人的最高的也是最后的尊严——人在大自然面前的尊严。

⑤经历过巨大苦难的人有权利证明,创造幸福和承受苦难属于同一种能力。一个人只要真正领略了平常苦难中的绝望,他就会明白,一切美化苦难的言辞是多么浮夸,一切炫耀苦难的姿态是多么做作。所以不要对我说:苦难净化心灵,悲剧使人崇高。默默之中,苦难磨钝了多少敏感的心灵,悲剧毁灭了多少失意的英雄。

⑥哲学并不能使正在流血的伤口止痛,但是哲学所启示给人的那种宏观的超脱仍有一种作用,就是帮助我们把自己从这痛中分离出来,不让这痛把我们完全毁掉。生命连同它的快乐和痛苦都是虚幻的——这个观念对于快乐是一个打击,对于痛苦未尝不是一个安慰。用终极的虚无淡化日常的苦难,用彻底的悲观净化尘世的哀伤,这也许正是悲观主义的智慧。习惯,疲倦,遗忘,生活琐事……苦难有许多貌不惊人的救星,往往正是生存本能使人类和个人历尽劫难而免于毁灭。

⑦人都是得过且过,事到临头才真急,好了伤疤又忘疼。最拗不过的是生存本能以及由之产生的日常生活琐事,正是这些琐事分散了人对苦难的注意,使苦难者得以休养生息,走出泪谷。

(文/周国平)

1.下列不属于灾难对人的影响的一项是(    )

A.可以让人们获得启迪人生的机会和材料。

B.可以迫使人们与外界拉开距离,更关注自我。

C.可以让人有新的眼光,获得新的人生机会。

D.可以让人从痛苦中提炼出珍宝并热爱人生。

2.面对灾难,人的尊严体现在哪些方面?下列不属于其中的一项是(    )

A.在面对恶势力时,因为理想信念的支撑而有精神上的优越感。

B.用承受苦难的方式来证明人在任何时候都有精神自由的权利。

C.面对自然悲剧时因为愤怒无处宣泄,因而感到生命的卑微。

D.反抗自然悲剧时,用不具英雄色彩的勇气来反抗大自然。

3.对待苦难与悲剧的态度,下列理解不符合文本的一项是(    )

A.创造幸福和承受苦难其实属于同一种能力,因此不必过分宣扬苦难的意义。

B.苦难对于个体是否有意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面对苦难的个体,不可一概而论。

C.悲观主义者把痛苦看做与快乐一样虚幻,这也是帮助我们从苦难中解脱的一种方式。

D.人们往往因琐事遗忘历经的苦难,因此其实苦难很难对人产生影响,不必太在意。

九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