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材料一与分封制相适应,商周的官员选拔采用“世卿世禄制”。三代(夏商周)时期治理国家的统治者是贵族,……从诸侯到士,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兼任政府职务,世代为官……

春秋时期,随着兼并战争的进行,秦、楚等国都在新占领的地方上设立县和郡,作为新的行政建制。一般县在中心区域,郡在边远地区。郡县的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取代贵族领主的职业官僚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  唐宋到明清时期,通过科举考试的官员出身、来源情况对比。《唐书》所载830进士出身分布比例:士族子弟71%,寒素子弟19%,小姓子弟13%;下表为两宋、明清官员任官前的出身情况比例。

时期

两宋

明清

任官前出身

50%以上的进士来自平民

43%的进士来自贫寒家庭

材料三  科目者,沿唐、宋之旧,而稍变其试士之法,专取四子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盖太祖与刘基所定。其文略仿宋经义,然代古人语气为之,体用排偶,谓之八股,通谓之制义

——《明史》卷七十《选举二》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三代(夏商周)官制的名称,并指出秦在任用官员方面的特点。

(2)据材料二的图表,分析从唐宋到明清时期科举制有什么发展变化?这些变化对中国社会发展有什么积极影响?

(3)据材料三,指出明代科举考试与唐宋的主要区别。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变化产生的影响?

高一历史材料分析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